2023 年春新人教版部编本一年级数 学(下册) 教学进度表和各单元(章节)教学设计 执 教 者: 年 级: 一年级 时 间: 2023·3 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时 间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第五周 第六周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九周 第十周 第十一周 第十二周 第十三周 第十四周 第十五周 第十六周 第十七周 第十八周 第十九周 第二十周 3.1—3.3 3.6—3.10 认识图形(二) 3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3 3.13—3.17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3 3.20—3.24 3.27—3.31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3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2 4.3—4.7 4.10—4.14 分类与整理 2 100 以内数的认识 3 4.17—4.21 100 以内数的认识 4 4.23---4.28 5.4----5.5 5.8----5.12 5.15—5.19 5.22—5.26 5.29—6.2 6.5—6.9 100 以内数的认识(单 4 元测验) 想一想,摆一摆和人 4 民币的认识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4 (一)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4 (一)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4 (一)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4 (一)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 (一) 6.12-----6.16 找规律 4 6.19—6.23 总复习 4 6.26— 总复习 4 7.5---- 总复习测试 4 期末考试 单元(章节)教学设计 第 1 单元 题目:认识图形(二) 课 标 与 教 材 分 析 认识图形(二),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立体图形”的基 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区分常见的立体图形 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 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 活动体会图形特征,感知图形间的关系。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 三 维 目 标 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 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 间的关系,培养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他 人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 学 重 难 点 单元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 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单元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 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 1.充分给学生机会,让他们通过拼、剪等操作活动,在活动中体 法 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 与 2.让学生感知平面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 学 间的关系。 法 教具准备:课件、图形卡纸、实物等 课 时 计 5 课时 划 单元(章节)教学设计 第 2 单元 题目: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课 标 与 教 材 分 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1 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2 用 “20 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即“用 数学”。本单元的计算安排了两个例题,但实际分三个层次展开的。第 一曾用游园会的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 解决问题过程,感受数学的作用与乐趣。第二层通过学习“十几减 9” 的计算方法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第三层借助 “十几减 9”的思维方法,运用知识的迁移的办法,引导学生学习 “十几减几”其他多道题目的口算方法。 三 维 目 标 1、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的口算 20 以 内的退位减法。 2、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问题。 教 学 重 难 教学重点:20 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 20 以内退位减法以及解答应用题。 点 教 法 与 学 尝试应用小学数学“读思练”课堂主体导学模式。 小学数学“读思 练”课堂主体导学模式 法 课 时 计 13 课时 划 单元(章节)教学设计 第 3 单元 题目:分类与整理 课 标 与 教 材 分 析 本单元由“整理房间”和“一起来分类”两个活动构成。“整理 房间”主要通过让学生经历对房间内物品的整理过程,感受到分类是 需要一个标准的,体会到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一起来分类”,一 方面,巩固分类需要确定一个标准;另一方面,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 化。通过这两个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分类的必要性,初步掌握分 类的方法。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思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选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帮助学生体会分类的必要性。 2.充分经历分类活动,在活动中逐步体会分类思想。 1. 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经历分类的过程,初步体会分类的含 三 维 目 标 义和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 2. 能按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 的多样性。 3.运用分类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4. 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物品的习惯,体会分类在生活中的必 要性。 教 教学重点: 学 能按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的 重 多样性。 难 教学难点: 点 运用分类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 法 1、为学生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学生从中体会分 与 类的意义。 学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设计学习素材。 法 课 时 计 2 课时 划 单元(章节)教学设计 第 4 单元 题目:100 以内数的认识 课 标 与 教 材 分 本单元的内容是 100 以内的数的认识。它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位 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本单元 教学的难点有三 1 数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 是多少。2 数位的意义。3 探索例 7 的百数图中有哪些有趣的排列。 析 1、能够正确的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 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 三 内数的大小。 维 2、知道十位和个位的意义,能够正确的熟练的读写100以内 目 的数。 标 3、 结合数的认识,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4、 结合具体事物,生感受 100 以内数的意义,会用 100 以内的数 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教 学 重 难 教学重点:掌握 100 以内数的写法,理解各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教学难点:学会数数和理解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点 1、 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 教 (1)选取、提供每次活动的素材。(2)制订人人参与的、高效的 法 活动规则。(3)应及时引导学生将具体的活动抽象为响应的数学概 与 念。(4)对学生进行爱护学习资源的教育。 学 2、 突出基本原理的教学。 法 3、 继续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4、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的健康发展。 课 时 计 9 课时 划 单元(章节)教学设计 第 5 单元 题目:认识人民币 课 标 与 教 材 分 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让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 100 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 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 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 100 以内数的概 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 中,老师要创设具体地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购物的活动中认识人民 币。 三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维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 1 元=10 角,1 角=10 分。 目 3、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 标 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教 学 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难 (2)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点 1、为学生提供本单元学习用的模拟钱币。 教 2、设计好学生的实践活动。 法 3、关于物品单价的教学。让学生知道: 与 (1)单价中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个数表示几 学 角。 法 (2)物品价格用这种方法表示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交流活动 中总结出来的,它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课 时 计 4 课时 划 单元(章节)教学设计 第 6 单元 题目: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课 标 与 教 材 分 析 100 以内的加减法是生活中常用的数学知识,是生活数学的最好 体现,它的学习对学生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同时也 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心算。因此这一单元的教学是全册的重点, 这部分知识的掌握对以后的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影响,不 仅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进一步领会加减法的含义,而且还可以为今 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本单元的计算按难易程度 分三段编排: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减 一位数和整十数。 三 维 目 标 1、会口算 100 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 数。 2、能够运用所学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 考与合作交流。 3、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教 学 重 难 点 单元教学重、难点: (1)100 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教学是本单元的重点 (
2023年春新人教版部编本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和进度
教育频道 >
小学教育 >
数学 >
文档预览
9 页
0 下载
134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本文档由 海锋 6 于 2023-02-13 18:31:2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