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的起点读书报告 6 篇 目录 红色的起点读书报告 6 篇......................................................1 ...........................................................................................1 红色的起点读书报告篇 1..........................................................1 红色的起点读书报告篇 2..........................................................5 红色的起点读书报告篇 3..........................................................7 红色的起点读书报告篇 4..........................................................9 红色的起点读书报告篇 5........................................................12 红色的起点读书报告篇 6........................................................17 红色的起点读书报告篇 1 读完此书,敬佩作者扎实的史学功底,梳理了中国共 产党成立前后的历史细节,并对参加中共一大的十五名代 表的前世今生进行了简要的介绍。阅后感如下: ◆十五位出席中国共产党“一大”的代表,在离开李 公馆那张大餐桌之后,人生的轨迹各不相同,有人成钢, 有人成渣,然而,在离开那张大餐桌之后的道路是漫长的 在行进中,有人继续奋进,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 有人颓唐,有人叛变。人是变化着的。退伍、落荒、颓唐 叛变是后来出现的。大可不必因后来如此,去否定这些人 当年曾经有过的贡献。有钢必有渣。炼钢与除渣是同时进 行的。前进者与退伍者、落荒者、颓唐者以至叛变者并存 鲁迅说,因为终极目的的不同,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 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 行,则愈到后来,这队伍也就愈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 追溯那十五位代表在离开李公馆大餐桌之后的足迹,会给 人以一种特殊的启示:自始至终在共产主义之路上前进, 并不顺利。对于中国漫长的历史而言,1921 年 7 月 23 日至 31 日,确实是不平常的一周。这一周使“中国改换了方 向”,是中国现代史上“红色的起点。 ◆在近百年间,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初创时期,经历了 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经历了抗日 战争,经历了全国解放战争,然后又经历了七年社会主义 改造,经历了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经历了“文 革”十年,又经历了粉碎“四人帮”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 三中全会这样历史的转折,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其 中最为严峻的考验是 1927 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的白色恐 怖、1934 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而不得不进行二万五千 里长征转战到陕北以及十年“文革”、1989 年春夏之间的 政治风波。越过激流,越过险滩,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多年 是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九十多年。中国共产党在近百年 间,从最初的五十多个党员发展到今日拥有八千多万党员 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第一大党,也是世界第一大党。 ◆1917 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 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产生了共产党 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孙中山也提倡“以俄为师”,主 张“联俄联共”。总之是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中 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和我国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在列宁领导 的共产国际帮助下诞生的。 ◆在陈独秀之后,短短几年间,中国共产党中央频繁 地撤换领袖,从瞿秋白到向忠发到李立三到王明到博古, 一连换了五人。这表明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找到自己成熟的 领袖。历史无情地把那些不成熟者从中国共产党领导岗位 上淘汰下去。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在 1921 年诞生之后,没 有成熟的领袖,因此早年“左”右摇摆不定,像走马灯似 的更换领袖:从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到瞿秋白的 “左”倾盲动主义到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到王明 博古的“左”倾教条主义,走过了一右三“左”的曲折道 路。 ◆上海—北京—哈尔滨—满洲里—赤塔,然后沿西伯 利亚大铁道,经伊尔库茨克、鄂木斯克、秋明,抵达莫斯 科。这条陆路,不知多少俄共(布)和中国共产党党员来 来往往,人称“红色丝绸之路”。 ◆李大钊与孙中山携手并进,为国共合作打开了良好 的局面。他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统战工作的鼻祖。李大钊 从容就义前说:“不能因为你们绞死了我,就绞死了共产 主义!我们已经培养了很多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撒遍 各地!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 荣的胜利! ◆关于陈独秀:毛泽东说,“陈独秀这个人,我们今 天可以讲一讲,他是有过功劳的。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 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他与周围的一群人, 如李大钊同志等,是起了大作用的。”在五四运动中,起 领导作用的是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大学教授虽然不上街 但是他们在其中奔走呼号,做了许多事情。陈独秀是五四 运动的总司令。 ◆马林对于中国共产党,有两大贡献 第一,帮助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制定了国共合 作、建立统一战线的战略,使中国共产党得以迅速发展。 马林来华是列宁向共产国际推荐的。列宁在推荐书上写道 斯内夫利特(即马林)作为共产国际代表去中国,他的任 务是查明是否需要在那里建立共产国际的办事机构。马林 是国共合作的首创者,也是中国共产党统战策略的提出者 和制定者。所以,马林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统战鼻祖”。 ◆关于维经斯基:维经斯基先后六次来华,沟通了共 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之间的联系。他比马林在华的工作时 间更长,是共产国际内的“中国通”。对于中国共产党的 创建和壮大,维经斯基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维经斯基是 “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运动之间的最初桥梁”。 ◆毛泽东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伟人。即便是他的政敌, 也无法否认这样的客观事实:毛泽东深刻地影响了中国 20 世纪的历史进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毛泽东思想”,被 视为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 导思想。就他的思想影响而言,远远超出了中国共产党, 而且超出了 20 世纪。他也有明显的失误。如同邓小平所说 “总起来说,1957 年以前,毛泽东同志的领导是正确的, 1957 年反右派斗争以后,错误就越来越多了。” 邓小平说了一句非常生动的话:“毛泽东同志的错误 在于违反了他自己正确的东西。”关于毛泽东,中国共产 党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 题的决议》,作出了对他的一生的评价:毛泽东是一位深 邃的思想家,一位勤于笔耕的著作巨匠。以他的名字命名 的“毛泽东思想”,被视为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就他的思想影响而言,远远 超出了中国共产党,而且超出了 20 世纪。 红色的起点读书报告篇 2 这本《红色的起点》是“红色三部曲”的第一部。去 年读了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历史选择了毛泽东》和第三部 《毛泽东与蒋介石》,现在阅读这本第一本,颇有回到起 点,追溯中共兴起的源泉之感。 这本书是经作者叶永烈先生精心打磨而成。1988 年冬, 作者开始着手准备这一题材的创作,1990 年 5 月完成了初 稿,1998 年 6 月完成了二稿,2014 年 6 月 24 日完成了这个 定稿。可以说到此为止,作者总算完成了这个题材写作的 定本。近几年来,叶先生陆续完成了中共党史写作题材方 面的相关著作的修改。从中共的创建开始,一直写到了十 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这期间他间或又写作出版了《中共 中央一支笔——胡乔木》、《陈云全传》等著作。他的关 于中共党史题材的这类纪实文学作品都是资料详实,写得 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现在可以不夸张地说,叶先生现在 是中共党史纪实文学领域的第一支笔。 中国共产党现在是中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社会各 阶层的领导核心。不管你对中共如何看待,这是一个不争 的事实。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巨大的存在,党员人数达到八 千六百多万,绝对是世界第一大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到 现在,已经有九十多年。要了解现代中国的发展进程,中 国共产党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一个政党,起初只有五十 多个党员,为什么能够发展成为数量这么庞大的政党,其 中的秘密在哪里?了解一个政党,很有必要观察一下它的 成立历程,特别是它的诞生过程。叶先生的这部《红色的 起点》就是全景式为读者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建党的始末, 从它的前奏、酝酿,到初创、响应、聚首,到最后正式成 立,一一进行了比较详尽的描述。和其他类似的建党史著 作不同的是,在这本书中中,作者添写了中国“一大”代 表及与中共“一大“有关的重要人物的从”一大“召开后 到去世这段时间的人生的重要的人生轨迹,这样的写作处 理方式使得这本作品增添了历史的纵深感。在这本书的尾 声部分,作者大致勾勒了中共的发展历程,也使得一些读 者对中共的发展有一个框架式的了解。 在这本书中,作者借鉴了学术界最近的考证成果, 加上自己长时间的细致采访资料,使得这本书的很多论述 是站得住脚的。在这本书中,作者为读者解答了很多历史 问题,诸如,陈独秀、李大钊为何没有出席中共一大?中 共一大代表中的两名外国人是谁?共产国际援助的真正意 图是什么?等等。这样的纪实长篇作品,在我看来,近乎 信史,是非常难得的。它生动地再现了中共早期领袖人物 的命运起伏,还原了很多建党过程中的细节。再加上叶先 生的文字功底了得,整部作品写得生动活泼,可以给读者 带来不少阅读上的愉悦感。 鲁迅先生把史学大家司马迁的《史记》誉为“史 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我看来,叶永烈先生的这部 《历史的起点》可称为“有韵的建党史”。 红色的起点读书报告篇 3 《红色的起点》一部讲述中国共产党建党始末的历史 巨著,当我翻开它,仿佛近一个世纪前的一幕幕在我眼前 由作者娓娓道来。 生活在如今岁月静好,盛世太平的我们,已经很难体 会到曾经的战火连天,硝烟弥漫,但如今所有的一切,都 是革命先辈用抛头颅,洒热血的坚定意志和共产主义理想 信念换来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在这本书中 又一次深深的震撼了我。 “少年强则中国强”,中共“一大”召开时,出席会 议的代表中,平均年龄 28 岁,正是这一群有为青年,铸就 了中国的今天。虽说出席中共“一大”的代表,在离开李 公馆那张大餐桌后人生的轨迹
红色的起点读书报告6篇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3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3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海锋 6 于 2023-06-22 05:39:3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