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高考文言文、诗词、文学类文本阅 读难点 阅读是高考语文的主体部分,也是考生拉开分数差距 的关键部分。本文针对文言文阅读中的翻译通病、诗词阅读 中的思想情感、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开头作用这三个阅读难 点进行解读,并对考生的复习备考提出了相应的突破方法。 一、消除文言文阅读中的翻译通病 在文言文阅读中,翻译题成为考查考生文言文真实阅 读水平的最有效的方法,也是考生文言文阅读中的一个难 点。在学生平时的练习中,总结出了一些常见的翻译通病, 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典型病例及翻译指津一】 【例句 1】 会诸军遭风流溺,所亡中分。(4 分) 学生病例 1:恰逢军队遭受狂风暴雨,死亡的人数达到 一半。(3 分) 参考翻译:恰逢各路军队遭遇强风而顺水漂流淹没, 死亡的人数达到一半。(得分点为:“会”、“流溺”、“所 亡”、“中分”各 1 分) 失分原因 1:实词有漏译,句意不连贯。 【例句 2】 賊盛兵少,未足以讨,齐住军息兵。(3 分) 学生病例 2:叛贼势力大而(贺齐)兵力少,不足以用 来讨伐叛贼,贺齐让军队驻扎休养兵将。(2 分) 参考翻译:叛贼势力大而(贺齐)兵力少,不足以用 来讨伐叛贼,贺齐让军队驻扎停止战事。(得分点为:省略 句、“住”、“息兵”各 1 分) 失分原因 2:关键实词理解不准确。 【例句 3】 齐身出周行,观视行便。(3 分) 学生病例 3:贺齐亲自出去走了一圈,观察寻找有利的 地形。(2 分) 参考翻译:贺齐亲自出去绕山巡行,观察寻找便于进 攻的地形。(得分点为:“身”、“周行”、“行便”各 1 分) 失分原因 3:实词活用未翻译。 翻译指津一:重要实词,是翻译之关键 对于重要实词的理解,积累是基础,关键是要学会词 义的推断,笔者下面介绍几种比较实用的方法。 1.联系语境法 即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推断实词的大概含义。如:隆庆 时,绍兴岑郡侯有姬方娠。一人偶冲道,缚至府,问曰: “汝何业?”曰:“卖卜。”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 弄瓦乎?”其人不识所谓,漫应之曰:“璋也弄,瓦也 弄。”怒而责之。未已,果双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 通过联系上下文语境,可知:“弄璋”,意为生男; “弄瓦”,意为生女。 2.字形推断法 指通过分析字形结构,再联系前后文,推测其大致含 义。如“贫民虽平价不能籴”中的“籴”的结构,即可推断 出这个词义应该与“米”有关,联系前文,根据语境,解 释为“买入粮食”。 3.语法分析法 古汉语有其特殊的语法结构,任何一个实词都与其前 后词构成特定的语法关系,因此,可以从语法结构入手进 行推断。如“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中的“渔樵”置于 名词之后,则名词活用为动词“捕鱼,砍柴”。注:判断一 个实词是否活用,主要就是依据语法分析法。 4.对应互译法 在一些语言结构中,对应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相近或 相反,可根据其对称的原则进行推断。如“简能而任之,择 善而从之”中的“简”对应“择”,联系语境,解释为 “选择、选拔”。 5.联想迁移法 指考生拿到考题时可联想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 语典故,从中找到相关依据,进行灵活迁移。如“敌兵自大 安口入,遽薄京师”中的“薄”,通过联想成语“日薄西 山”,再联系语境,解释为“逼近”。 注意,此五法不可单独运用,要注意在具体的语段中, 互为辅助,互为验证。 【典型病例及翻译指津二】 【例句 4】 孙楚雅敬济,而后来,哭之甚悲,宾客莫不垂涕。 (3 分) 学生病例 4:孙楚很敬重王济,后来,哭得很伤心,宾 客没有不落泪的。(2 分) 参考翻译:孙楚很敬重王济,然而(吊唁)来得晚, 哭得很伤心,宾客没有不落泪的。 (得分点为:“雅”、 “而”、“垂涕”各 1 分) 失分原因 4:关键虚词有遗漏。 【例句 5】 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3 分) 学生病例 5:于是孙膑跟田忌说:“您弟弟下重的赌注, 我能够让您取胜。”(2 分) 参考翻译:于是孙膑跟田忌说:“您只管下重的赌注, 我能够让您取胜。” (得分点为:“弟”、“重射”、语句 连贯通顺各 1 分) 失分原因 5:重要虚词翻译错误。 翻译指津二:关键虚词翻译不能虚 对于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与用法,除了可灵活仿用 以上实词推断五法外,还可运用标志确认法,因为有些虚 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如:判断句的标志词有 “者”“也”“乃”“为”“则”等;被动句的标志词有 “见”“于”“为”“所”等;宾语前置的标志词有 “之”“是”等;状语后置的标志词有“于”“以”等; 定语后置的标志词有“之”“者”等。我们只要能判断出是 哪种标志词,就能判断出它的意义和用法了。 【典型病例及翻译指津三】 【例句 6】 士大夫抱道忤时者,率退处林野,闻风响附。(4 分) 学生病例 6:士大夫有远大志向而无法施展才华的,大 多退处于山野林下,听到消息后,纷纷响应前来归附。(3 分) 参考翻译: 抱有远大志向而又不合时宜、无法施展才华 的士大夫,大多退处于山野林下,听到(顾宪成办书院 的)消息后,纷纷响应前来归附。(得分点为:定语后置句、 “抱道”、“忤时”、“响附”各 1 分) 失分原因 6:特殊句式未译出。 【例句 7】 夫寿夭者天也,先生其奈我何 ?(3 分) 学生病例 7:长寿还是短命是上天决定的,先生我该怎 么办呢?(2 分) 参考翻译:长寿还是短命是上天决定的啊,先生又能 把我怎么样? (得分点:“寿夭”1 分,“奈……何”1 分, “其”所表达出的反问语气 1 分) 失分原因 7:特殊语气未译出。 翻译指津三:特殊句子,特殊翻译 常考查的特殊句式包含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状 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及省略句,在上文已对其常见标志作 了介绍,此外还需同学们能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系统 记忆并加以灵活运用。 总之,翻译句子带有很强的综合性,除了以上三个翻 译指津,同学们在翻译时还要注意:字字落实、直译为主、 联系语境、保持通顺、看分定点,力争达到翻译古文句子要 求做到的“信”(忠于原文)、“达”(准确表达出原意)、 “雅”(简明通顺,有文采)。 二、把握诗词阅读中作者的思想情感 正所谓“诗言志”,诗歌大多是为表达主观思想情感 而作。对诗歌思想情感的感悟是诗歌鉴赏的重点,也是高考 古诗词鉴赏考查的核心。下面笔者就学生容易掌握的方法对 这一主题进行阐述,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科学有效地把握 诗歌鉴赏中作者的思想情感。 1.巧分类 不同诗歌所表现的主旨虽说各异,但同一类别的诗歌 往往有着相同或类似的感情表达。因此,分清诗歌类别往往 是理解和鉴赏作者思想情感的一个突破口。诗歌按内容可分 为赠友送别诗、羁旅行役诗、咏物抒怀诗、咏史抒怀诗、边塞 征战诗、山水田园诗等。因此,掌握了每一类别诗歌的情感 规律,就更容易把握作者的情感。如咏史抒怀诗,往往将所 咏史实在题目中点明。根据咏史抒怀诗或借古讽今或借古消 个人胸中块垒的基本特点,抓住题目和诗文所涉及的历史 事实,再联系作者的人生遭遇,就容易揣摩并把握住作者 的写作意图和作品的思想情感了。 【例 1】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 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 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 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思路点拨:从题目上可以判断这是一首怀古诗,自然 可以联想到怀古伤今的情感。诗的首句统摄全篇,奠定了极 其哀愁的感情基调,接着描绘眼前荒郊的景象,最后两句 点明怀古伤今之情。 参考答案:表现了诗人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 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 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 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2.明意象 在诗歌中,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寄 托着特定的情感。在把握诗歌思想情感时,有时还要以解读 诗词的意象为突破口,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如“杜鹃” “夕阳”“残荷”“浮云”“鸿雁”等,都有相对固定的 含义,因此,考生要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利用自己的知 识积累。此外,要注意对某一具体“意象”的解读,须置于 一定的语境之中。如“杨柳”的含义,一般是留别的象征, 但有时又能表现为柔美、灵活、留恋等意义,倘若脱离具体
如何突破高考文言文、诗词、文学类文本阅读难点
教育频道 >
高中教育 >
高考 >
文档预览
41 页
0 下载
9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本文档由 海锋 6 于 2023-01-18 11:07:4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