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高考作文写作全攻略系列二 “任 务”圆满的前提保障——审准题立佳意 专题 02 “任务”圆满的前提保障——审准题立佳意 一、审题四要点: 任务驱动型作文中的“任务”是作文的出发点、聚焦点和 归结点。如果忽略、罔顾任务,再好的写作也是南辕北辙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关键在于找出并理解材料中的任 务。具体而言包含四个要点。 1、核心事件或具体对象点 2、任务驱动点或权衡比较点 3、原因或本质点 4、解决问题的方法点 读懂材料及其含意,审清任务要求,这是写好“任务驱动 型作文”的前提。 1.感悟材料,由果溯因,把握内涵 对试题中的材料,考生必须明确“材料的内容及含意”。 “内容”指向事件,“含意”指向事件所体现的旨意,一 般采用“由果溯因”的方法把握其内涵。 比如,2015 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的作文材料由几个关联的事 件组成,女大学生举报父亲高速路开车接打电话是核心事 件;警方对父亲处罚及之后将事件公开到官方微博是后续 事件;网友和媒体的介入引发大范围讨论,使之成为公众 事件,又是一件后续事件。几个相关联的事件,每件都可 以成为思考的对象。不同的观察思考角度自然会有不同的 立意和看法,我们可以通过“由果溯因”把握其深层内涵。 围绕核心事件,有不同维度的思考空间。其实如果抛开当 事双方的关系,在高速路上开车接打电话就是违规行为, 举报就应奖励,违规就该处罚,这一点在任何人看来都无 可訾议。此事之所以引发争议,焦点就在于:女儿该不该 举报自己的父亲?在有着亲亲相隐的人伦传统的中国,女 儿举报父亲违法,是否有悖伦理?能否称“大义灭亲” “人性之恶”?是否是“情”与“法”之间的权衡与选择 以上这些都有辨析的必要。观察某一事件的性质,不能脱 离其起因、动机和结果。从材料看,女儿举报是在对父亲 多次劝说未果下的无奈之举,其实质是通过提高父亲的违 规成本,引起父亲对生命安全的重视,迫使父亲文明行车 其动机和目的都源于善良与关爱,而非动机不纯的出卖, 更不是情与法之间的选择,而是借助“法”,珍视“命” 表达“情”。我们还可以更深层次地追问,这一“女儿举 报父亲”的行为如果遭遇曲解和误读,是否也是社会中信 任有所缺失的表现?健康的社会舆论应避免恶意的揣度和 不辨就里的指责。当然,女儿的做法是否就是最明智的解 决办法,有没有意气用事的成分,还可以怎样更智慧地化 解矛盾不使亲情受损,都可以成为进一步思考的内容。 通过这样“由果溯因”地分析,我们就能够把握到材料的 深层内涵,从而为写作找到方向。 2.审视材料,细读要求,明确写作任务 由具体的人与事把握了材料的内涵后,考生必须细读试题 的要求,也就是明确试题给了我们什么具体任务。 比如,2015 年全国新课标卷Ⅰ作文试题在材料后有两段文 字: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 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 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 露个人信息。 这两段就集中地展示了命题者设置的任务要求,考生必须 明确如下的任务:一是从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中,选 择一个对象写一封信;二是针对所选定的对象在事件中的 表现,表明考生的态度并进行阐述。 3.权衡比较,彰显个人智慧 试题要求中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 (重要 角度)来立意。就 2015 年全国新课标卷Ⅰ来说,就应围绕老 陈、小陈、警方这三个核心角度(或重要角度)来写作;当 然,在核心角度这一前提下,应尽量选取自己积累的相关 素材,用思想理论上的知识储备来阐述。 高考作文是选拔性考试,既有规定性,也有技巧性。高考 作文尤其要有亮点,要与人不同,就必须彰显自己的智慧 那么,“切入”角度就很关键。“切入”,就是先切而后 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解读材料的 角度多了,确定自己的观点时,一定要从众多的角度中寻 找一个最佳的角度作为自己文章的突破口,也就是说考生 在选择最佳切入点时,既要考虑最佳角度,也要考虑最适 合自己展开的角度,即感悟最深、最能彰显特长的角度来 确定立意。 二、审题五步骤: 一篇高考作文得分如何,最重要的是看它的审题立意是否 准确。高考作文阅卷场在制订评分细则时,一般是运用逐 句分层解读和整体理解题目的方法来进行审题立意。可以 按照以下五个步骤来审读题意。 1、深入阅读并剖析所给材料,把握命题者的倾向性 2、单则材料时,分层次抓要点,找出关键词或中心句 3、给定多个关键词句或多则材料时,仔细斟酌供选词句间 的联系、分析材料间的异同 4、结合任务指令,拟定写作话题或论点、立意 5、根据要求明确文体、标题并构思腹稿。 (一)解读材料明确方向 高考审题材料种类不一,信息量大,辐射面广,考生需要 全面、深入地进行思考问题,方能准确审题。而深入顶层 思考,从读懂材料开始,读懂材料的前提是把握出题者的 倾向或暗示性。 任务驱动型作文命制属于顶层设计,要求非常高,一般都 会有一定的指向性,符合文以载道的理念。首先表现在对 命题材料的选取必须遵从“一点四面”:“一点”即立德 树人,“四面”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的传统文化 依法治国与创新思维。其次,选料贴近时代,更贴近考生 的生活实际,力争让每个考生都有话可写,不能出现城乡 差异。从这一层面来看 2019 年全国三套卷的作文,无论是 “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的演讲稿,还是“青春接棒,强 国有我”的书信体,或是“画里话外,师生情长”的漫画 作文,都彰显了德育为魂、智育为基、体美劳育全面发展 的育人理念和立足实际生活需求、强化交际应用写作的新 动向。若了解了这一命题特点,审题时便有了大方向,不 致于偏离题意。 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内部充满了争议性、多解性、对立 性、矛盾性。它要求考生作为一个公民参与其中,提出自 己的看法。学生要选出其中一方,然后对其中的“是与 非”“合理还是不合理”“可以接受还是不能接受”“谁 更优秀”“你更赞成哪一点”展开论述。这种“任务驱动 型”作文,具有权衡性、选择性,学生要选取一方,针对 他的行为,在“大是大非”上提出自己明确的看法,做出 回答。但观点的获取,必须“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理解整个事件所反映的意义和问题,还 要思考材料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和道德价值。只有作深层次 的分析,我们所提出来的观点才能令人信服。 (二)复合型材料审题方法: 1.关键词型材料作文 (1)清楚关键词的深刻内涵。如: 一带一路:大国担当,合作共赢,开放交流,传承创新 长城:文化遗产,中国名片,民族精神 共享单车:创新思维,共享经济,绿色出行,文明规范 高铁:中国科技,中国速度,生活新方式,中国新名片 (2)确定关键词的组合方式。 正向组合:长城和一带一路,体现和平与合作的关系。 反向组合:共享单车和食品安全,体现诚信缺失问题。 逆向勾连:空气污染和美丽乡村,体现美丽乡村的建设, 中空气污染治理的决心,阐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民族价值的共识。 主题式关联:传统文化(中华美食、长城和京剧)、科技 进步、科技引领生活、环境保护、公民素养等。 2.多则材料或名句型 (1)领悟每一则材料或名句意思,拟出关键词句 (2)用求同法,依据同一范围进行立意,提炼出自己的论 点。 (3)依据论点,拟定文章的题目。 根据不同类型的材料,做有针对性的分析。 故事类材料要注意抓住不同的主体及其各自的言行,从不 同的主体出发去立意。名言类材料要注意抓住名言的含意 特别要注意名言的矛盾对立性;如果是多则名言,一定要注 意这几则名言之间的联系,从关联点出发去立意。在这里 我们侧重谈图画类、诗歌类任务驱动型作文如何审题。 1.图画类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 图画类新材料作文的材料可能是漫画,也可能是图片。这 种作文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我们同学一定要读懂画面,明 确画面中隐含的信息,然后去立意行文。 我们看 2012 年湖南卷高考作文题: 伸出是温暖的服务,摊开是放飞的想象,张大是创造的力 量,捧起是收获的快乐…… 根据上述图文,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 不少于 800 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这则材料只是一张图片,没有任务。我们可以设置一个任 务:如果上面的图片是你在某一次活动、事件中别人帮你 拍下的图片,请结合你当时的思考与体悟,写一篇文章。 我们先看任务:首先这张图片是“你”在某次活动或事件 中的,你可以记述你在这件事或活动中的所作所为,写成 叙述性文章;也可以先简单交代事件,然后阐述你的思考, 写成议论性文章。 要写好这篇文章,还需要思考题目中的参考提示语:伸出 是温暖的服务,摊开是放飞的想象,张大是创造的力量, 捧起是收获的快乐…… 可以写自己温暖他人、温暖社会的一次服务,也可以写对 志愿服务等的理解与评价;可以写自己对梦想的追逐,也可 以写对放飞梦想的双手的理解与看法等。 写作图画类任务驱动型作文,需要注意的点: (1)读懂画面,抓准画面的主体 漫画类作文材料,一定要读懂画面的内容,抓住画面的主 要内容,明确是谁,做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效果或危害等 同时,还需注意画面真正的主体是谁,从主体的角度出发 去立意。 (2)关注材料给的提示信息 对图画中的任何文字、数字及其变化等都要特别关注。 2.诗歌类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 审题策略一:抓住关键语句,从总体出发,揣摩诗歌主旨。 看下面这则诗歌材料: 我仰望夜空 感到一阵惊恐 如果地球失去引力 我就会变成流星 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 哦,不能! 为了拒绝这种“自由” 我愿意变成一段树根 深深地扎进地层 对这则材料,我们也可以加一个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 求:如果你是诗中的“我”,你会有怎样的选择?请结合 你的经历、思考与体悟,写一篇文章。 这则材料的关键语句是,“失去引力,变成流星,无依无 附,拒绝这种‘自由”(这是原因);“愿变成树根,深深 扎进地层”(这是结果)。由此诗歌的主旨就很清晰了: 一是失去“引力”的“自由”不可取;二是拒绝这种“自 由”,将根扎进地层。再结合我们给出的任务,就能较好 地立意行文了。 审题策略二:品味诗歌意象 中国诗歌最大的特点是以一定的意象来营造一定的意境, 因而要读懂诗歌,就必须品味诗歌的意象。我们要从诗歌 本身出发,看主要有哪些意象,其特点是什么,分别有怎 样的象征含义。 以上面的诗为例,其主要意象是“流星”和“树根”。 “流星”的特点是飘忽不定,无所依附,“树根”则给人 稳定、安全之感。因而在立意上,我们可以分别从这两个 意象出发。 从“流星”的角度,我们可以立意:人生没有绝对的自由 约束力无时无刻不在;人生需要适当的约束;莫让“自由” 遮慧眼;绝对的自由意味着绝对的飘荡。 从“树根”的角度,我们可以立意:成功需要脚踏实地;实 干,成就别样人生;既
高考作文写作全攻略系列二-“任务”圆满的前提保障——审准题立佳意--含例文讲析
教育频道 >
高中教育 >
语文 >
文档预览
173 页
0 下载
141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本文档由 海锋 6 于 2023-01-06 21:27:2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