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训练十六:对比式议论文 结构训练 (一)对照式议论文结构 引论 本论: 1.正面论证: (1)正面提出论点 (2)正面道理论证 (3)正面事实论证 (4)正面小结 2.反面论证: (1)反面提出论点 (2)反面道理论证 (3)反面事实论证 (4)反面小结 结论 【例文】 学然后知不足 河水来到浩瀚的大海,就会望洋兴叹,感到自己是多么 的渺小;井底之蛙跳出井底,看到无垠的天宇,就会自惭孤陋寡 闻;我们通过学习,就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更加谦虚、更 加努力地去学习。 学习能丰富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使我们认识 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更加谦虚地去学习。不断的学习过程就是对 知识领域不断开拓的过程,每开拓出一片知识的荒地,就可以种 下一片智慧的种子,以努力作阳光,把汗水作基肥,智慧的种子 就会生出智慧之芽,开出智慧之花,结出智慧之果。随着知识的 逐渐积累、增多,就会发生从量到质的变化,从狭小的知识境界 到更广阔的知识境界的升华。人们常说,“登高”便可以“远 望”,远望才能够开阔视野。在知识的海洋里,知识境界愈高, 视野就愈开阔;视野愈开阔,就愈觉得自己掌握的知识不过“大 海之一滴”而已,于是便愈知己之不足;愈知己之不足,便愈是 谦逊虚心,学习起来便愈是勤苦,所以他达到的知识境界就愈高。 不学习的人,看不到自己的不足,总是自高自大,不可一世。 其实,这种人的知识太浅薄不过了,任何博学多才的人都不会自 满自足。学习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这种人即便有满 腹的才学,也会像高空中洋洋自得、自做美梦的云雀一样,从虚 幻的云雾中坠落下来,摔在现实的岩石上。不是吗?夜郎自大的清 王朝,以“天朝”自居,不愿意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闭关 自守,结果使中国变成一个匍匐在洋人铁蹄之下的半封建半殖民 地的国家。不学无术,自高自大,同样是我们做学问的劲敌。 由此看来,我们只有通过学习,在学习中不断认识到自 己的不足,自谦自励,才能在探求知识的道路上永不知足,永远 进取。 解析: 上文结构图示 学然后知不足 引论:提出观点:学然后知不足。 本论: 1.正面论证: (1)正面提出论点:学习能使我们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2)正面道理论证 2.反面论证: (1)反面提出观点:不学习的人看不到自己的不足 (2)反面道理论证 (3)反面事例论证 结论:我们只有在学习中不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自谦自 励,永远进取 (二)对比式议论文的变式结构图示 【例文】 学然后知不足 雄鹰只有当它搏击蓝天时,才知道天空是多么辽阔,而 自己又是多么的渺小;小溪只有在奔入大海时,才知道海洋是多 么宽广,而自己又是多么微不足道;同样,一个人只有当他学得 愈多时,才知道学海无涯,而自己学到的知识只不过是沧海之一 粟罢了,他才懂得要永无止境地进取,用句俗话说,就是“学然 后知不足”。 有些人往往不愿意学习,不愿学习当然就与未知领域接触得少, 也就不知道未知领域是多么深远奥妙,自然不会感到自己的不足 , 反而以为自己还很有知识。这正如井底之蛙,不愿跳出井口,不 知天高地厚而自鸣得意。我国南朝梁文学家江淹,早年以文章著 名,被誉为“江南才子”,后来他不思进取,不愿继续学习,最 后留下了“江郎才尽”的笑话。我国古代还有这样一则寓言,讲 的是一个楚国人学习驾船的故事。起初他的师傅在平静的水面教 他,不几日,他便能操舟自如。于是他以为自己“尽操舟之术”, 不愿继续学习,就辞退了师傅。后来他驾舟到江里去,江里浪涛 翻滚,他只落得“四顾胆落,坠桨失舵”。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不深入学习就不能找到自己的不足,也就不能真正掌握一门知识。 相反,学习就能使人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学得愈多,就愈感 到不足。著名科学家芝诺曾经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来说明这个道理。 他用一个圆的内部来表示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而用圆的外部表示 未知的知识,他说一个人知识越多,这个圆就越大,这个圆的周 长也就越大,与未知域的接触也越大。因此,他对他的学生说: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不知道的东西比你们多些。”这位科学家 正是因为始终不满足,不断地进取,才在科学上取得了辉煌的成 就。 学然后知不足,首先必须学,而且要不断地学,只有这样,才 能获得较多的知识,才能更感到自己的不足,也只有永不满足, 才能促使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取。鲁迅先生说:“不满足 是向上的车轮。”列宁说:“最有害的,就是自以为我们总还懂 得一点什么。”巴甫洛夫说:“你们在任何时候也不要以为自己 什么都知道。不管别人怎样器重你们,你们总要有勇气对自己说 ‘我没有知识’” 。这些教诲,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要不断 进取,永不满足。 朱熹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如果把知识比作那渠中的清水,那么学习就是知识源泉的源头。 只有永不满足地学习,才能使知识的源泉永不干涸,永远流出清 澈的泉水,浇灌出智慧的花朵,结出丰收的硕果。 解析:本文思路结构: 引论 类比引论法类比体 雄鹰搏击蓝天 小溪奔入大海 本论 反面论证反面提出论点 不学习也就不会感到不足 反面说理比喻论证 井底之蛙 反面举例江郎才尽楚人学舟 正面论证正面提出论点 学然后知不足 正面举例芝诺的言行 正面说理鲁迅语列宁语巴甫洛夫语 结论 引用:朱熹诗比喻:只有永不满足地学习,才能使知识的 源泉永不干涸 (三)对比式结构议论文选读 1.用光明的心照亮世界一朵娇艳的牡丹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你是 看到它的美丽可人还是觉得它妖媚庸俗?一片干枯的黄叶随风落 地,你是高兴地赞叹它终于叶落归根还是感叹它短暂的生命如此 轻易结束?一条奔涌的大河在滚滚东流,你是看到它雄浑壮阔还 是鄙夷它暗藏污秽?不同的人生态度决定了人们对世界有完全不 同的看法,因此同样的情形,在不同的人眼中会呈现出完全不同 的颜色。“斯是陋室,唯吾德馨。”青苔布满了石阶,通向一间 简陋的小屋。初春草木的新绿映入屋内。居室简陋,可这丝毫不 减室主人的闲情雅致,因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虽然身居陋室,但室主人志趣高洁,品德高尚,又 怎么会在乎生活的清苦呢?在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失败后,刘禹锡 被贬到凄凉的巴山楚地。但仕途失意,使他意志消沉吗?不,相 反的,他看到这凄凉之地“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抛 去了从前的浮躁繁忙的生活,这正是个净化心灵的好地方,每天 可以弹琴读书,和学识渊博的人一同交往,不也是人生一件乐事 吗?刘禹锡享受了这难得的清静闲暇,二十三年后依然有着“沉 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豁达与希望!“寂寥无人,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一弘清澈的潭 水在碧树映衬下更清幽。树林中偶尔传出的几声鸟鸣使四周显得 格外寂静。柳宗元感到彻骨的寒意,悲怆之感涌上心头。是景色 不够怡人吗?不,这里有幽静的潭水,迷人的花草,怎会不是放 松身心的好场所?但柳宗元被贬到此,清静深邃的景色使他悲从 中来,更添孤独寂寞,自然不可久居。同是古文运动倡导者,同 样被贬他乡,他和刘禹锡有着同样的遭遇,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反 应与态度。在永州,他每日寻幽探胜,但始终对自己的际遇耿耿 于怀,以至在生活中“恒惴栗”。他真如自己所写的“心疑形释, 与万化冥合”吗?从他谪居十年最后抑郁而终可以判断,他没有 那么豁达。一个积极乐观,因而在逆境中也能怡然自得,不失希 望;一个始终对遭遇无法释怀,因而始终无法享受生活。黑夜给 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为何世上一片黑暗?其 实世上本有光明,只是黯淡的心遮住了阳光。用积极的心态欣赏 世界,用光明的心照亮世界,生活就会变得更加快乐,世界也会 变得更加精彩!解析:文章由远而近,以起兴手法引入论题,提 出“不同的人生态度决定了人们对世界有完全不同的看法”的观 点,接着从所学知识中撷取了同样遭贬的刘禹锡和柳宗元两人的 事例,对比论证,深入分析;第四段再用对比句子联结两人事例, 指出不同的心态给两人带来的不同人生指向,照应中心论点;结 尾再次紧扣中心论点和标题,收束全文,呼吁人们“用积极的心 态照亮世界”。 2.勿为情所障目 古人云: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在茫茫人世中浮沉的我们,有时总不免对事物产生错误或肤浅的 认知,然而有谁想过,蒙蔽我们真实的双眼的,也许就是每个人 都具有的“情”呢? 以情障目,不见泰山!情近,则信任、 亲近;情疏,则怀疑、冷淡。这恐怕是人之皆有的常情。然而这 或亲或疏的情,却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我们的认知和决策, 使之偏于浅薄或偏颇。翻开中国古代王朝兴衰史一看,竟有如斯 感叹!君不见,为博褒姒一笑,周幽王三百里烽火,不仅烧出了 片刻的欢喜,更吞噬了周朝的大好河山;只因凭着“六宫粉黛无 颜色,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妹妹,杨国忠便在一系列提拔中平步 青云,扬眉吐气,唐王朝的衰败也由此而起;而吴三桂情动之下 “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劣迹,千百年来仍然令人发指。愤激至死 的屈原,惨死风波的岳飞之所以成为令人扼腕的悲剧,除了统治 阶级的利益冲突,难道就没有很大一部分是与君王疏远的原因吗? 只因君王为情所障目,看不到有幸埋葬忠骨的青山,只瞥见白铁 无辜铸成的佞臣!情之障目,岂止不见泰山而已?幸于古往今来, 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奋斗终身,当为今人所仰,后人所慕。他们之 所以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知,往往是从能不为情所障目而起。林 觉民在《与妻书》中挥泪唱出一曲“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 色”的悲壮挽歌,难道不是因为他不为儿女私情所障?毛泽东在 儿子壮烈牺牲后表现出的坚定理智,难道不是他创下“欲与天公 试比高”伟大业绩的原因?同样,对待亲属家人从来没有特殊要 求的彭德怀,若是为情所障,又怎会有“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 大将军”的英雄气概?为情所障,不见泰山;不为情所障,则得 有真知灼见。“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若不能脱出“人情” 枷锁,又怎能成为天地间最不屈的斗士,中国最硬的脊梁?过多 地考虑恩情亲疏,只会为自己的认知带来不必要的障碍。因此, 我们须理智、清醒地对待自己的感情,勿以情障目,勿以亲疏论 英雄!是的,只有身在最高层,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因而我们 每个人都应做到:勿为情所障目。解析:主体部分第三、四段写 “以情障目”,第五、六段写“不以情障目”,正反对照,叙议 结合。采用这种写法要注意分段,增加层次,不要正面反面各写 一大段。如果觉得一正一反过于单薄,也可以增加层次,反复使 用正反对照。 3.遗人玫瑰,手有余香外国一位著名的企业家曾说 过: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不会坐视不管,我会尽力帮助他,这 样做不但不会让我损失什么,反而会给我带来荣誉,让我的事业 更加顺利。这便是一种双赢的智慧。当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 无形之中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让自己赢得竞争中的优势。因此, 我们

docx文档 高考作文训练十六:对比式议论文结构训练

教育频道 > 高中教育 > 高中作文 > 文档预览
37 页 0 下载 6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3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3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海锋 62023-07-20 05:21:49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BeifangWenku的中文名是什么?( 答案:北方文库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