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课内名著(朝花夕拾、西游 记)阅读重要知识点梳理 《朝花夕拾》重要知识点整理 一、内容精要 主要篇目:共十篇——《狗·猫·鼠》 《从百草园到三 味书屋 》 《 阿长和山海经》 《父亲的病》 《二十四孝 图》 《琐记》 《五猖会》 《藤野先生》 《无常》 《范 爱农》 《朝花夕拾》的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 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 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 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第一篇作品《狗•猫•鼠》是针对 “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 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噑叫”、时而“一 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 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 虐者的憎恨。 《阿长与(山海经)》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 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 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 《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 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 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 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 “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 了后人”。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 了尖锐的抨击。 《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 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无常》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 “无常”形象,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 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 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文章在夹 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 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 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 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 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 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 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 实质。 上述 7 篇作品,记述鲁迅儿童时期在故乡的生活片段, 展现了当时的人情世态和社会风貌,是了解少年鲁迅的可 贵篇章。后面的《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 篇作品,记述鲁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 一段经历,留下了青年鲁迅在追求真理的人生道路上沉重 的脚印。 《琐记》忆叙鲁迅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 京求学的经过。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后改名为 雷电学校)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 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 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 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 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 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 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说“他的性格,在我的 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 道”。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 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 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 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 念。 二、主题归纳 1、充满趣味的童心世界 ①《狗·猫·鼠》例如写动物们开会商议如何左迎接大象 的故事和祖母跟同“我”讲述关于猫的故事,都充满童心 其中也体现“我”喜欢小动物。 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百草园是儿童的乐园” ③《无常》中表现“我”对连环画、花纸、民间故事、 迎神赛会和目连戏等,都有着浓烈的兴趣与爱好。 ④《五猖会》我对观看五猖会怀着急切兴奋的心情。 2、压抑伤害的现实世界 ①《五猖会》“背书”一段中父母不懂孩子心理,自 以为教育得法,却严重地伤害了孩子的心灵。 ②《琐记》为逃避偷东西的流言到中西学堂学习。 ③《二十四孝图》控诉了封建教育对童心的毒害和扭 曲。 ④《范爱农》范爱农在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 遭遇。 3、探求抉择的人生道路 ①《琐记》求学的过程 ②《父亲的病》父亲被庸医治死,使“我”立志学医 救人。 ③《藤野先生》 到东京学医,后来又弃医从文。以唤 醒国民精神为己任。 4、揭露批判的社会现实 ①《父亲的病》中对“庸医”的讽刺; ②《狗·猫·鼠》讽刺了“ 名人教授”,表达了对暴虐 者的憎恨。 ③《琐记》衍太太:居心险恶的人;批评了洋务派办 学的“乌烟瘴气” ④《无常》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 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揭露了“鬼有情,而人无 情”的社会现实。 ⑤《五猖会》批判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三、人物形象 《朝花夕拾》中出现的五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 (长妈妈)、恩师(藤野先生)、朋友(范爱农)、父亲 和邻居(衍太太)。 长妈妈——她是一个勤劳、善良、开朗、纯朴的深受 封建礼教束缚的旧时代农村妇女。她有愚昧迷信的一面, 但也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长妈妈的 身上,我们看到了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 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 面。(《阿长与<山海经>》) “我”对她表现出尊敬和同情。 藤野先生——一位日本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 人的态度,因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 格令人肃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没有民族歧视 如果我们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不难感受到 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总之,他是一位具有严谨、正直、 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大学教授,“我”对他表示深深地 怀念之情。 (《藤野先生》) 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也是一位正直倔强 的爱国者,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 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 N 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 的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 的。 “我”对他表示同情和悼念。 (《范爱农》) 父亲——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他深受封建思想 影响,对“我”的学业严格而固执,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 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 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 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由此我们可以感到鲁迅 先生对父亲强烈的爱。(《五猖会》)(《父亲的病》) 衍太太——给鲁迅看不健康的画,唆使鲁迅偷母亲的 首饰变卖。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顽皮弄脏了自己的衣服, 衍太太却是要打骂的。鲁迅表面上赞扬她,实际心中却是 鄙视衍太太的,因为这是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 坏的妇人。(《琐记》) 四、艺术特色 《朝花夕拾》中的作品都是回忆性文章,但它们不是 对往事的单调的记录,而是用娴熟的文学手法写成的优美 的散文珍品。作者撷取那些难以忘怀的生活片段加以生动 地描述,选择富有个性的情节和细节描画人物的性格,使 作品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给人以深 刻的印象。 1、夹叙夹议又夹抒。如《狗·猫·鼠》—边叙述狗、猫 和鼠的故事一边通过议论揭示狗、猫、鼠的本质特性,以 及对那些“名人教授”冷嘲热讽。又如如描写百草园的景 致,绘声绘色,令人神往。 2、杂文笔法,结构严谨。如《狗·猫·鼠》、《二十四 孝图》都是运用杂文的笔法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抨击。 另外在《二十四孝图》、《五猖会》中结构严谨,层层推 进。《二十四孝图》结构严谨.文意层层推进。文章从 “文学革命”说起,继而写作者自己在私塾以外阅读到的 讲神讲鬼的充满封建思想糟粕的书,再写写“家藏老书” 《二十四孝图》,从而点出了文题。《五猖会》叙事一波 三折,不平铺直叙。从看游神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到被父亲 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起伏跌宕。 3、以小见大,注重细节。《父亲的病》有多处典型细 节描写。例如写“巫医”陈莲河给父亲治病用药引蟋蟀时 在药单旁注小字道:“要原配”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地揭 露了“巫医”的封建道德思想,“似乎民虫也要贞节”。 4、反讽手法,常用对比。作者在批判、讽刺封建旧制 度、旧道德时,多用反讽手法。如在《父亲的病》中,没 有正面对庸医的指责与讽刺,但字里行间处处蕴含着作者 激愤的批判和讽刺。常用对比,如百草园的乐趣与三味书 屋的乏味对比,表明儿童应当快乐健康成长;《狗•猫•鼠》 作者对小隐鼠的爱和对猫的强烈憎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5、抒情真挚,语言和谐。如“我”对父亲、长妈妈、 藤野先生的怀念都是感情真挚,而在《阿长与〈山海 经〉》对长妈妈遭遇的同情和勤劳朴实的赞扬或是在对 《范爱农》最后遭遇的同情和悼念都是运用和谐平稳地语 言 《朝花夕拾》名著试题 一、填空题 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原籍),是 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2、《朝花夕拾》最初在《莽原》发表时,题为《 旧 事重提 》,是鲁迅先生 1926 年所作的 回忆性散文 集,共 10 篇,是一部蕴含着温馨的回忆 和 理性的批判 的作品。 其中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和 《阿长与山海经》 被选进中学语文课本。 3、作者在《二十四孝图》文中指斥封建孝道 的危害 “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 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接着将小学生 粗粗的《儿童世界》与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 进行对比, 引出对自己幼时读物的回忆,着重分析了《二十四孝图》 中 卧冰求鲤 ,郭巨埋儿、老莱娱亲 等孝道故事,揭示 了 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旧中国儿童的可怜。 4、在《琐记》中提到离开故乡的原因是 躲避流言和 中伤 。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他起初选择了无须学 费的南京 水师学堂 ,这个学堂四天教授 英文 ,一天 教授 汉文 ,因为感到“不合适”和”乌烟瘴气”,他随 后又考入了 矿路学堂 ,在这个学堂里,他最喜欢阅读的 一本书是《天演论》,首次知道赫胥黎、苏格拉底等人的 思想。 5、“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 “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 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句话出自 《五猖会》。本文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 我 急于看戏 ,父亲却要我 背《鉴略
中考语文课内名著(朝花夕拾、西游记)阅读重要知识点梳理
教育频道 >
初中教育 >
语文 >
文档预览
42 页
0 下载
79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3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3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海锋 6 于 2023-06-23 05:22:4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