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的八大题材 高考语文复习:辨清诗歌八大题材——把握特点, 探寻规律 题材一 咏史怀古诗——历览古今通得失,观景知人 论兴衰 咏史怀古类诗歌在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中占有一定考 查比重,往往是咏史和抒怀相结合,咏史是手段,抒怀是 目的,将史实和社会现实、个人遭遇联系在一起。具体内 容有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哀叹国 运衰微,寄托伤感;总结经验,以古谏今,以及评判历史 等。咏史怀古类诗歌侧重考查考生对诗歌主旨的理解和情 感的把握,对一些重要的历史事实和历史人物的把握,对 一些重要的典故和用典方式的分析,以及与主旨相关的炼 字、炼句及表现手法的鉴赏等,其中,借用典故、借古讽 今等手法是考查重点。 [知识储备]——备考锦囊,厚积薄发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代表作品 内涵 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等为题材,借咏叹 史实、描写古迹来抒发诗人的兴衰之感,以寄托哀思、借 古讽今。 内容 针对具体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借怀古叹今, 叹个人命运的坎坷。 (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2)对比手法,描写眼前衰败、荒凉景象,与历史上的 繁华兴盛形成鲜明的对比。 (3)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 (4)衬托,诗人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衬悲情。 (5)虚实结合。 (6)借古讽今。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 古》(辛弃疾)、《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越中览 古》(李白)、《赤壁》(杜牧)、《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 怀》(辛弃疾)、《蜀相》(杜甫)、《题乌江亭》(杜牧)、《石 头城》(刘禹锡) 标志 ①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 ②在古迹、古人名前冠以“咏”字。 ③在古迹、古人名后加“怀古”“登某古迹有怀” “咏怀”。 情感 ①针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 ②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类比古人,寄托伤感 或哀思。 ③借古讽今,借论古之得失,托古讽今,忧国忧民。 昔盛今衰,表达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 [随学即练] 实战演练,练怎么答 1.(2020·惠来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 目。 隋堤怀古① 张祜 隋季穷兵复浚川,自为猛虎可周旋。 锦帆②东去不归日,汴水西来无尽年。 本欲山河传百二,谁知钟鼎已三千。 那堪重问江都事③,回望空悲绿树烟。 [注] ①本诗写于唐朝后期,当时的帝王大多生活腐化, 荒淫无度,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声色犬马等现实享乐之中。 ②锦帆:陆楫《炀帝开河记》有“舳舻相继,接连千里, 自大梁至淮口,连绵不绝,锦帆过处,香闻百里”句。③ 江都事:指炀帝南游江都,日夜纵酒荒淫,最后被缢死江 都宫中。 专题训练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题的“怀古”点明了题材,“隋堤”则是怀古对 象,让人联想到隋炀帝的奢侈生活。 B.首联后句写隋炀帝以“猛虎”自居,“自为”则写 出其盲目自信,狂妄之态可见一斑。 C.颈联运用数字形成对比,形象地写出了隋炀帝妄想 江山永固却又难以实现的悲剧。 D.尾联点明隋炀帝的下场,往事不堪回首,诗人以无 奈的叹息和想象之景收束全诗。 解析 D 项,“想象之景”错误,“绿树烟”是实景, 是眼前之景。 答案 D (2)诗人面对“隋堤”,思绪万千,试分析诗中流露出 来的情绪。 答: 解析 题干要求“分析诗中流露出来的情绪”,因此 要在整体把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每一联分析。如首 联追叙隋炀帝用尽兵力开凿运河、以“猛虎”自居的史事 表达了对隋炀帝穷奢极欲、荒淫无度而造成国破家亡的痛 斥。 答案 ①对隋炀帝穷奢极欲、荒淫无度而造成国破家 亡的痛斥。诗中首联写隋炀帝劳民伤财,疏浚河流;颔联 用“锦帆东去”写其极尽奢侈。②对隋炀帝的嘲讽。从诗 的颈联和尾联看,“本欲山河传百二”一句写隋炀帝妄想 江山永固。而“谁知钟鼎已三千”则写出其霸业成空,朝 代更替,自己被缢死江都宫中,给后人留下笑柄。③对当 时统治者的规劝。晚唐统治者大都不理朝政,诗人以惨痛 的历史教训规劝当朝帝王切莫步隋炀帝的后尘。④对百姓 的同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诗人在寄寓兴亡之感的同时 也流露出对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关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 忧。 题材二 咏物言志诗——花鸟草虫皆有品,一花一木 皆关情 写景咏物类诗歌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了较大的比例, 也是历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选材的一个热点。从考查题 型上看,分析评价思想情感,鉴赏意象意境,鉴赏表达技 巧,鉴赏关键字词等题型经常涉及。 [知识储备]——备考锦囊,厚积薄发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代表作品 内涵 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常见意象:梅、兰、竹、菊、山泉、凤凰、瀑布、马、 荷花、归雁、梧桐、松柏 内容 ①单纯咏物、②托物言志(寓意)、③托物喻理、④托物 讽世、⑤托物抒怀。 典型风格有:生动形象,含蓄蕴藉,意在言外。 (1)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绘形绘色)与 侧面烘托。 (2)从修辞手法看,主要是比喻(比况)、象征、拟人和对 比。 (3)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 《咏柳》(贺知章)、《卜算子·咏梅》(陆游)、《石灰 吟》(于谦)、《望岳》(杜甫)、《竹石》(郑板桥) 标志 ①从对象上来看,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个物。着 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咏之 物的某一内韵、精神进行吟咏。 ②从题目上来看,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以“咏某 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目。 情感 ①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 家。 ②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 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 ③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 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 [随学即练] 实战演练,练怎么答 2.(2020·全国卷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的题 目。 苦 笋 陆游 藜藿盘中忽眼明①,骈头脱襁白玉婴。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征殊媚妩②,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注] ①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②唐太宗曾 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 专题训练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人看到盘中摆放的一对剥去外皮的竹笋,洁白鲜 嫩,不禁眼前一亮。 B.诗的三、四两句既是对苦笋的直接描写,又有所引 申,使苦笋人格化。 C.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 吩咐不要过多取食。 D.全诗以议论收尾,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 也要经受风雨磨炼。 解析 “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错误, 诗人认为苦笋长成后就具备了如魏征一样的美好品质,应 该静待其成长,告诫孩子们不要在苦笋娇嫩时就过多拔出 来。 答案 C (2)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 请简要分析。 答: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题干要求找出苦笋和魏征的 相似之处,即要求对其形象进行具体分析。魏征是唐太宗 时期著名的谏臣,以“犯颜直谏”著称,放在藜藿盘中的 苦笋并不适口,而魏征常常令人难以接受的言行犹如苦笋 并不适口的滋味。从“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 生”来看,苦笋具有“耿介”“苦节”的特点,这与魏征 刚直方正的品格相似,应该得到众人的认可。 答案 ①历史上的魏征以“犯颜直谏”著称,其言行 常常令人难以接受,好比苦笋的滋味并不适口;②苦笋与 生俱来的“苦节”,象征耿介性格,与魏征方正的人格相 似,应该得到认可。 题材三 山水田园诗——山光水色养性灵,登山观海 总溢情 鉴赏山水田园诗的写景方法时,要留意作者观察景物 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视角变 化。且要分析和把握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 绘色等。 [知识储备]——备考锦囊,厚积薄发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代表作品 内涵 山水田园诗是以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歌咏闲适 恬淡的田园生活为题材的诗歌。 内容 山水田园诗的基本内容是自然山川与田园风物。 典型风格:清新明丽或纯朴恬淡。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 (2)写景的表现手法有 :①白描与工笔。②观察角度高 、 低、俯、仰的变化与远近高低的顺序。③光、影、色彩的 渲染,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运用。④虚实结合(眼前 之景与想象之景)。⑤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与化静 为动)。 (3)常用的抒情方法:①借景抒情,融情入景;②乐景 写哀情(反衬);③直接抒情。 《饮酒》(陶渊明)、《过故人庄》(孟浩然)、《山居秋 暝》(王维)、《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题破山寺后禅 院》(常建) 标志 ①山水田园诗分为山水诗与田园诗。山水诗指描写山 水风景的诗。田园诗指主要以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 吟咏对象的诗。 ②常见意象: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 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 情感 ①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 ②借凄风苦雨,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及厌倦官场的超脱 之情。 ③憎恶黑暗,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 ④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表达闲适淡泊、悠然自 得之情。 ⑤对现实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 [随学即练] 实战演练,练怎么答 3.(2020·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纪村事 韦庄 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 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注] 归。 [注] 饷田:到田间送饭。 专题训练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首联写绿植光影映照门扉,墙边小路在草木中若隐 若现,显得生机勃勃。 B.颔联写院中果子腐烂,水边禽鸟肥美,营造出农闲 时节慵懒闲散的宁静氛围。 C.全诗视听结合,动静相宜,虚实相生,用语平朴, 意境优美,富有意趣。 D.本诗撷取若干乡村景象,自然与人文融合,呈现出 浓郁的田园生活气息。 解析 B 项,“营造出农闲时节慵懒闲散的宁静氛围” 错误,并非“农闲”“慵懒”,应该是农忙季节。从关于 结尾句的注释 “饷田:到田间送饭”和颈联“酿酒迎新社, 遥砧送暮晖”中的“酿酒”“砧”声中均可见是忙碌而充 实的田园氛围,表现了农忙时节农家人的辛勤劳作。 答案 B
高考诗歌的八大题材 高考语文复习:辨清诗歌八大题材——把握特点,探寻规律
教育频道 >
高中教育 >
语文 >
文档预览
59 页
0 下载
73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3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3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海锋 6 于 2023-06-19 05:41:5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