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高考作文备考:名校高考模拟作 文题立意专家解析 716-720 一、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 章。 铅笔即将被运走,制造者对它说:“在进入这个世界之 前,我有几句话必须告诉你,如果你能记住这些话,就会 成为最好的铅笔。” 第一句话:你可能经常感受到刀削般的疼痛,但是这些 痛苦是必要的,它会使你成为一支更好的铅笔。(获取更 多高中作文素材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作文素材宝库) 第二句话:要勇于承认自己所犯的错误,并改正它。 第三句话:在你走过的地方,要留下痕迹,这是你的价 值所在。 根据上面的材料,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审题】 材料中制造者对铅笔说的几句话非常关键,都是围绕铅 笔自身特点给予它忠告,话语中都带有一定的哲理性,其 实就是立意的方向。考生首先要注意结合对几句话的理解 把握立意。 第一句,重点在于“这些痛苦都是必须的,它会使你成 为一支更好的铅笔。”从中学生自然会联想到孟子的文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于是即可提炼出“百炼才能成 钢”“磨难成就人才”“正视痛苦磨炼人生”等中心。 第二句,重点在于“承认你所犯的任何错误”和“并且 勇于改正它。”显然,“拒绝固执,知错能改”即是主题。 第三句,重点在于“必须要留下痕迹”“这正是你的价 值所在”,这句话强调的是踏踏实实、持之以恒等几种意 蕴,守住心灵不迷失自我,奋斗中展示自己的美,每一个 痕迹都是人生乐章中的一个微小的音符,连在一起却能奏 出与众不同的生命交响曲! 分析这个作文题,“铅笔”就好比是成长中的学生, “制造者”好比是老师家长,这就使得学生可以联系实际 进行写作。所以,写作的重点其实是从“何如面对痛苦” “如何认识错误”“留下痕迹”等角度,以铅笔来写人, 而不能只是停留在铅笔本身。当然,发挥想象和联想,让 学生换个叙事角度或者用物的视野来写也未尝不可。 【范文】 阳光总在风雨后 一支新拆封的铅笔,唯有经历刀削刻骨的痛苦,才能显 露笔芯留下墨迹;一朵梅花,唯有经过寒冬的历练,才能 有傲人的怒放和沁人的芬芳;一只海燕,唯有经受暴风雨 的洗礼,才能无所畏惧地遨游于广阔的大海之上;一颗璀 璨无比的珍珠,必然经受过蚌的肉体无数次蠕动以及无数 风浪的打磨,才能熠熠生辉。 同样,一个真正有成就的人,也肯定是在无数次的跌倒 后重新站起来的,因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 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人生就如茶叶一般,只有经过了沸水的浸泡,才能展现 生命的本色;人生如鹰一般,只有经过了无数次的跌落, 才能练就强硬的翅膀搏击蓝天……是的,人生中少不了暴 雨的侵蚀,冰霜的摧残,狂风的袭击。然而,经过了这种 种挫折之后,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我们获得了更新的生命 会由衷地感叹,阳光总在风雨后。 曾几何时,看透了天边云卷云舒,听熟了耳畔潮起潮落, 赏惯了庭院花开花谢。于是,当望见那只竭力换气要破茧 而出的蛾时,心中不觉生起怜悯之情,剪破了茧,让蛾能 够“顺利”飞出,可是我错了,破茧而出的蛾死了,静静 地躺在那里,永远安息了。它是由于我的不忍而没能经受 刀削般的疼痛,没有经历过磨难。我内疚,我自责,我想 象着蛾儿化作美丽的蝴蝶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舞,如此美 好的生命啊!不觉眼眶湿润了,万千思绪在脑海中浮现: 蛾是要经过挫折与磨难的啊,只有在那时丰富了翅膀的承 载力,磨炼了蛾的意志,才能化身美的象征,获得更新的 生命啊! 哦,懂了,阳光总在风雨后。 夕阳渐渐陨落,只留下一片余晖化作天边的晚霞,洒落 片片金光沉落在碧波之间,微风吹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 我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看见湖岸一丛郁郁葱葱的小草, 在微风下摇晃着小脑袋,不觉心旷神怡:如此充满生机的 生命啊,透过它们的美好,我看到了种子在阴暗潮湿中拼 搏,尽管浑身伤痕累累,但它们仍不放弃,执著追逐自己 的梦,在百般的疼痛煎熬下,它们才冲破了土层,生机勃 发! 是的,阳光总在风雨后,就像制造者对铅笔的劝勉:你 可能会经常感受到刀削般的疼痛,但是这些痛苦是必需的 它会使你成为一支更好的铅笔。的确,人生总会遇到挫折 与磨难,但这是必需的,我们要从容面对,凭着自己的勇 敢去获得更新的生命。 阳光总在风雨后! 二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 章。 阅读是一项能够穿越远古而通向未来的文化活动,因而 它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调查显示:如今有相 当比例的阅读者倾向于电子阅读,甚至凭借喜马拉雅等听 书软件将阅读变成随时随地的行为;当然也有不少读者依 旧醉心于传统的纸质阅读,认为翻阅书本可以加深阅读的 “味道”。 上述调查结果,引发了你怎样思考?结合你的思考与感 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立意解析】 写作时,可以由材料入手,引出话题:怎么处理电子阅 读和纸质阅读之间的关系。然后,针对二者进行辩证分析 两种阅读方式,各有优劣:电子阅读,方便易行,但是此 种阅读可能沦为碎片化的浅阅读,虽然可以保证量,但难 保质;纸质阅读,可以使阅读更深入,但是纸质书不便携 带,这种阅读方式不能随时随地进行,虽然可以保正质, 但难保量。接下来,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把二者结合 起来,强调:对于需要精读的书籍,最好还是读纸质书; 至于那些可以泛读的书籍,则可以选择电子书。最后,还 可以明确指出:不管是电子阅读还是纸质阅读,其实都是 阅读,虽然媒介不一样,但是阅读的本质没变,关键还是 看人怎么利用它们。 立意: 1.何必书斋深埋首,随时趣读电子书。 2.屏幕冰冷难深入,墨香盎然读妙文。 3.电子书纸质书,都是书;浅阅读深阅读,都在读。 范文: 阅读交织的美好 在当下,阅读已如呼吸一样渗透到我们生命的每一个角 落。 新兴的电子阅读与传统纸质阅读的交织,让我们的生活 更加美好。 网络电子阅读能把最新的资讯传递给我们,而传统纸质 阅读奉献的经典文化大餐也永不过时。在飞速发展的当下 设想这样一些情景 在疾驰的列车上时,在无聊地排队时, 抑或是在车站边等待时我们利用手机或是其他电子设备, 随时随地进行即时的网络阅读。充分利用这些琐碎的时间 为贫瘠的大脑播撒下智慧的果实。而在静悄悄的深夜,在 迷人的暖黄色灯光里,从书架上拿起一本张晓风的散文集 或海子的诗集,然后,享受阅读。这样恬淡而琐碎的时光 平凡而又诗意,恬静而又幸福。 阅读交织的美好,简单而又温暖。 网络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的交织,不但能帮助我们有效 地把握生命里琐碎的时间,而且能让我们多一些选择阅读 的权利。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爱好去选择自已感兴趣的内 容。在网络的电子书上,在一些即时互动的论坛上,我们 可以选择吸收很多生活中接触不到的新事物,赶上时代跃 进的步伐。但是,总有一些经典会永垂不朽,让人永远不 会忘怀。这些经典不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褪色,而是在一次 次的砥砺中愈发光亮。浓缩的一本本书,蕴含了无穷的智 慧。伴随着翻页时纸张之间摩擦发出细碎的声音与淡淡的 墨香,我们的心仿佛与这些大师的灵魂产生共鸣,进而进 发出一个个思维的硕果。这些美好的碰撞与跳跃,是电子 阅读永远带不来的。 在平凡而又琐碎的小时光里,我们可以拿起手机,飞快 的进行网络阅读,更新我们的大脑内存。在安静诗意的流 年里,一定不能放下的,是传递心与心的力量的纸质阅读。 这些阅读的交织,能在不经意间,产生无数的美好。林徽因能 “安静地在内心种一抹修菊”,我们一样也可以。纸质阅读 能让我们沉静心灵,诗意的栖居在阅读之境中;电子阅读能挑 起我们的兴奋的弦,在激烈快速的思维碰撞中,爆发出灵感的 火花。二者相辅相成。阅读的交织,本身就是这么美好。 三、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 章。 子夏说:“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意思是说在 大的道德节操上不能逾越界限,在小节上有些出入是可以 的。 《尚书》中则说:“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意为不注 意小节方面的修养,到头来会伤及大的道德节操。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 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 800 字。 【文题解析】:本题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本次作文是关系类材料作文,材料的中心是讨论“大 德”和“小礼”关系。子夏的“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 也”强调了维护“大德”的前提下,可以不用过分注重 “小节”,应当顾全大局,而不必执着于细节;《尚书》 中“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强调了修养“小节”对养成大 德的重要性,勿以恶小而为之,小的方面注意不够,修养 不好,必将影响大的美好品德的养成。 二者的观点形成对比,却都有道理。正因为张良用“大 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的道理劝服了刘邦在鸿门宴 上不辞而别,才让刘邦保全了性命,刘邦最终东山再起。 从一个人的立身道德上说,平时不检点,不注意品德操行 生活作风方面的细末小事,久而久之,积细行而成恶习, 必将影响到立身大节。也因我们能秉承“勿以恶小而为 之”的道德准则,才让我们能够养成纯洁美好的品德。 写作时应从其中一个角度入手,围绕“大德”与“小 礼”的关系来谈即可。行文中可在文章开头结合材料明确 中心论点,然后运用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观点,如论 证“大德”不顾“小节”,可列举刘邦从鸿门宴不辞而别 脱身的事例,有力的论证观点。如列举“木匠”皇帝明熹 宗朱由校玩物丧志的事例来论证“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的观点。最后可根据分析给出具体的建议。 立意: 1.大行不顾细谨。 2.不修“小节”难成“大德”。 【优秀范文】 宽人之“小过”,成己之“大德”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前提是“大 德”已坚厚若磐石,且根基稳固,故而“小德”略有“出 入”,也无法撼动“大德”的地位。《尚书》所言“不矜 细行,终累大德”,则是强调“细节”,即“小德”的扩 大化带来的不良影响,内含“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 二者所言,均为至理;但我以为,前者是待人以宽,后 者则是律己以严。因为对象的不同,要求便有宽严的区别。 宽以待人,故能但求“大德”不失。“小德”只要不伤 及“大德”,便可包容。陈平“盗嫂受金”,三易其主, 但刘邦用之不疑;唐狻酒醉失态,调戏许姬,楚庄王“绝 缨掩过”。无论是刘邦,还是楚庄王,这二人都懂得一个 道理:白玉微瑕,不伤其美,人无完人,只要“大德”不 失,“小德”略亏又有何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陈 独秀亦是一个“小

docx文档 2023高考作文备考:名校高考模拟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

教育频道 > 高中教育 > 高中作文 > 文档预览
24 页 0 下载 82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2023高考作文备考:名校高考模拟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 第 1 页 2023高考作文备考:名校高考模拟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 第 2 页 2023高考作文备考:名校高考模拟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 第 3 页 2023高考作文备考:名校高考模拟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 第 4 页 2023高考作文备考:名校高考模拟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 第 5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有 19 页可预览,继续阅读
本文档由 海锋 62023-04-28 05:16:4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BeifangWenku的中文名是什么?( 答案:北方文库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