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高考二轮复习:评论性材料作文 的结构模式写作指导 【知识概述】 在写作练习中,如果发现作文材料是具体的社会新闻或 社会热点现象,要求对现象进行评价或者就现象谈自己的 感悟与思考,那么通常可以采用“评论式结构”进行写作。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 关心。”——顾宪成 01 一、评论类材料作文与一般材料作文的区别 【高考真题展示】 1.(2020 北京卷)2020 年 6 月 23 日,北斗三号的最后一 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 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部署。整个系统由 55 颗卫星构 成,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它们共同织成一张“天网” 可服务全球。 材料中“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引发了你怎样的联 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 篇议论文。 2.(2018 上海卷)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 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 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 章,谈谈你的思考。 3.(2016 浙江卷)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 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业内人士指出 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里安装 VR(虚拟现实)设备, 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 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 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 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 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对材料提 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论述类 文章。 4.(2016 上海卷)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 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 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对“评价他人 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 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5.(2015 全国 1 卷)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 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 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 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 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 发在了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 友点赞,也引发一些 质疑,经媒体报道然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 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 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思考:阅读以上作文材料,结合材料和你的写作实践, 谈一谈“时评式作文”和“一般材料作文”的区别。 【解析】 1.材料来源不同 一般材料作文: 寓言、故事、诗歌、漫画、图片、名人名言、话题词语、 哲理短句、自然现象、名人轶事、历史事件、社会现象、 新闻事件等。 评论式作文: 新闻、社会热点事件或现象。 2.写作要求不同 一般材料作文:“选好角度,自定立意” 时评式作文:“你对这一事情有怎样的看法”“对此你 有何感想”“请你就这一问题谈谈你的见解或看法” 3.写作方向不同 一般材料作文:材料的作用主要是用来得出观点,论述 是采用的基本策略是向外发散,确定中心论点后,行文过 程中一般不再涉及材料。 评论式作文:材料是论述的核心,写作时的基本策略是 向内挖掘,依据“就事论事”的原则,对材料进行多角度 的分析。 02 二、评论类结构的一般写法 引(开头)——以材料中的核心事件引出中心论点。 析(主体部分)——紧扣中心论点对核心事件(材料) 进行分析 联(主体部分)——联系相关论据进一步说明中心论点 结(主体部分)——总结上文,提出建设性意见、提出 呼吁等 结尾——升华主题,首尾呼应,展现文采 03 三、评论类结构写作指导 【作文材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阵微风吹过,粉红色花瓣离开枝桠,在空中旋转,缓 缓落地,如同一场唯美的“樱花雨”。脚下,一条约 700 米 长的道路如同铺上了一层粉色地毯……杨浦区绿化市容局 14 日宣布,江湾城路即日起暂时调整清扫保洁模式,打造 全市首条“落花不扫”道路,用落英缤纷的晚樱景观“留 住”春天。这一决定引路人纷纷驻足欣赏,更有不少人专 程赶去赏樱拍照。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 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佳作品析】 落樱不扫,让城市诗意栖居长 当路人们纷纷在“落樱不扫”的美丽道路驻足或拍照时, 我想,吸引他们的,除了眼前的美景,更有氤氲在城市中 的美丽诗意。 落樱为什么不该扫除干净?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维度 里,落花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王维在名诗《鸟鸣涧》里 写道:“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无声飘落的桂花, 就足以衬托出月夜春山的静谧意境和空灵禅味。在陶渊明 笔下,世外桃源有着“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美丽景色 成为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心向往之的“理想国”。 而在审美之外,落花还能引人哲思。“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这是陆游以落花来寄托自己的高洁情怀。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则是思想家龚自珍 以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来自喻,抒发自己造福桑梓和报 答国家的志向。可见,留住这一地美丽的落花,其实就是 为城市留下一片美丽的文化空间,为市民留下一处心灵的 诗意角落。 在樱花文化最盛的日本,落樱也极受重视。有人说,中 国人去日本赏樱,最爱枝头如火如霞的花云。但日本人却 更钟爱缓缓飘落的“樱花雨”。从绚烂至极到寂然零落, 这种从“生之热烈”到“死之静美”的瞬间切换,最能触 动人们的“物哀”之思。它使赏樱从单纯的审美上升为一 种深刻的生命体验,引发人们对于自然万物以及人间情态 的哲学思索。每年暮春,在奈良的公园,很多日本人席地 而坐,面前摆放精致、鲜艳的樱花点心,手里举一杯酒, 一阵阵落花如雨如雪,随风飘落。在大阪城,粉白的落樱 随着细雨缓缓坠落,在地上铺成厚厚一层。试想,如果这 些落花都被悉数扫净,这日本的暮春季节,该要减去多少 风情和意趣。 在“落花不扫”之前,上海早就已经“落叶不扫” 2016 年秋天,上海有 18 条景观道路不扫落叶。到了 2019 年,更是增加到 42 条。在著名的思南路、巨鹿路、衡山路 武康路、愚园路等景观马路上,悬铃木、银杏树、鹅掌楸 枫杨,满地落叶或明黄如金,或鲜艳如火,为这座城市平 添了醉人的秋意,成为市民赏秋的热门去处。可以预想, 随着“落花不扫”的推进,一春一秋,人们寻访缤纷花径 和落叶大道,将成为遥相呼应的城中雅事。 “建筑是可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城市始终是有 温度的。”这诗一般的语言,体现着上海对于城市品质的 追求。它体现在宏大的“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上, 更落实于细微之处的点点滴滴。一条弄堂、一座民宅,一 朵落花、一片落叶,都能为城市增添一份诗情画意和人间 温度。 愿城市有越来越多“落樱不扫”的诗意暖政,愿每一个 生命都能在城市里,收获诗意的栖居。 思考:请结合所学议论文写作知识和评论类相关知识, 对这篇文章进行分析。 【解析】 【审题立意】 1.看材料 ①新闻事件 ②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评论型作文 2.明任务 提取材料中的核心问题,明确写作要完成的任务。 核心问题——对于上海“落花不扫”的措施,你怎么看? 3.定观点 明确问题以后,再次阅读作文材料,思考是否有隐藏的 情感倾向。 “暂时调整清扫保洁模式,打造全市首条“落花不扫” 道路,用落英缤纷的晚樱景观“留住”春天。这一决定引 路人纷纷驻足欣赏,更有不少人专程赶去赏樱拍照。” ——材料倾向于支持这种做法 【例文剖析】 (一)引(开头)——以材料中的核心事件引出中心论 点。 基本要求:概括精简(不要照抄材料)、衔接自然、导 入论点。 议论文开头有“以事开头”和“以理开头”两种,在时 评类作文的写作中,绝大部分采用“以事开头”的形式, 以中心论点为导向,提取并概括材料里与中心论点关联最 紧密的部分,顺势亮明中心论点。 示例: 当路人们纷纷在“落樱不扫”的美丽道路驻足或拍照时, 我想,吸引他们的,除了眼前的美景,更有氤氲在城市中 的美丽诗意。 (二)析(主体段)——紧扣中心论点对核心事件(材 料)进行分析 议论文中常见材料分析角度 探究原因——主体动机、外部环境、伦理道德、事物性 质等角度进行探究 阐释意义 ——实用价值、精神价值(审美价值、文化价 值等)、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等。 挖掘本质——事物性质、外在之“象”与内在之“意” 等。 点评材料——剖析谬误、设想结果、必要性、重要性、 合理性等。 在议论文中,“事物的性质”并不仅是单一的科学属性, 更多的时候,是依据中心论点,由写作者从某个可行角度 切入而进行的言之成理的定性。这种定义可以是多元的。 示例: 1.落樱为什么不该扫除干净?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维 度里,落花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王维在名诗《鸟鸣涧》 里写道:“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无声飘落的桂花 就足以衬托出月夜春山的静谧意境和空灵禅味。在陶渊明 笔下,世外桃源有着“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美丽景色 成为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心向往之的“理想国”。(设问句 领起分析,阐释审美价值) 而在审美之外,落花还能引人哲思。“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这是陆游以落花来寄托自己的高洁情怀。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则是思想家龚自珍 以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来自喻,抒发自己造福桑梓和报 答国家的志向。可见,留住这一地美丽的落花,其实就是 为城市留下一片美丽的文化空间,为市民留下一处心灵的 诗意角落。(阐释文化价值,同时也是公共价值) 2.“落花不扫”,是城市管理者对粗放的拒绝,对精细化 的践行,这是一种难得的“绣花功夫”。既是在尊重自然 规律,也是在尊重民众情感,更是在守护社会公共利益, 凸显了城市服务的水准。(剖析本质型分析) 3.上海这条“落花不扫”的道路,可以说是尊重自然和 尊重美感的现实体现,将落花视为一种难得的美景,而非 市容市貌的“破坏者”,不仅没有给城市环境添堵,反而 “添了彩”。落花景色与城市环境融为一体,既让人们感 受到了自然的暖意,也感受到了城市的善意。(点评材料 式分析,阐释其合理性) (三)联(主体段)——联系相关论据进一步说明中心 论点 示例: 在樱花文化最盛的日本,落樱也极受重视。有人说,中 国人去日本赏樱,最爱枝头如火如霞的花云。但日本人却 更钟爱缓缓飘落的“樱花雨”。从绚烂至极到寂然零落, 这种从“生之热烈”到“死之静美”的瞬间切换,最能触 动人们的“物哀”之思。它使赏樱从单纯的审美上升
2023高考二轮复习:评论性材料作文的结构模式写作指导
教育频道 >
高中教育 >
语文 >
文档预览
18 页
0 下载
9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本文档由 海锋 6 于 2023-04-28 05:04:4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