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高考高中语文晨读资料(选择性必 修) 【助读资料】 读《边城》汪曾祺 请许我先抄一点沈先生写给三姐张兆和(我的师母) 的信。 我因为天气太好了一点,故站在船后舱看了许久水, 我心中忽然好像彻悟了一些,同时又好像从这条河中得到 了许多智慧。三三,的的确确,得到了许多智慧,不是知 识。我轻轻地叹息了好些次,山头夕阳极感动我,水底各 色圆石也极感动我,我心中似乎毫无什么渣滓,透明烛照 对河水,对夕阳,对拉船人同船,皆那么爱着,十分温暖 地爱着!……我看到小小渔船,载了它的黑色鸬鹚向下流 缓缓划去,看到石滩上拉船人的姿势,我皆异常感动且异 常爱他们。……三三,我不知为什么,我感动得很!我希 望活得长一点,同时把生活完全发展到我自己的这份工作 上来。我会用自己的力量,为所谓人生,解释得比任何人 皆庄严些与透入些!三三,我看久了水,从水里的石头得 到一点平时好像不能得到的东西,对于人生,对于爱憎, 仿佛全然与人不同了。我觉得惆怅得很,我总像看得太深 太远,对于我自己,便成为受难者了,这时节我软弱得很 因为我爱了世界,爱了人类。三三,倘若我们这时正是两 人同在一处,你瞧我眼睛湿到什么样子! 这是一封家书,是写给三三的“专利读物”,不是宣 言,用不着装样子,作假,每一句话都是真诚的,可信的 从这封信,可以理解沈先生为什么要写《边城》,为什么 会写得这样美。因为他爱世界,爱人类。 从这里也可以得 到对沈从文的全部作品的理解。也许你会觉得这样的解释 有点不着边际了吧。 《边城》激怒了一些理论批评家,文学史家,因为沈 从文没有按照他们的要求、他们规定的模式写作。 第一条罪名是《边城》没有写阶级斗争,“掏空了人 物的阶级属性”。 是不是所有的作品都要写阶级斗争? 他们认为被掏空阶级属性的人物第一个大概是顺顺。他们 主观先验地提高了顺顺的成分,说他是“水上把头”,是 “龙头大哥”,是“团总”,恨不能把他划成恶霸地主才 好。事实上顺顺只是一个水码头的管事。他有一点财产, 财产只有“大小四只船”。他算个什么阶级?他的阶级属 性表现在他有向上爬的思想,比如他想和王团总攀亲,不 愿意儿子娶一个弄船的孙女,有点嫌贫爱富。但是他毕竟 只是个水码头的管事,为人正直公平,德高望重,时常为 人排难解纷,这样人很难把他写得穷凶极恶。 至于顺顺的 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向下行船时,多随了自己的船只 充伙计,甘苦与人相共,荡桨时选最重的一把,背纤时拉 头纤二纤",更难说他们是"阶级敌人"。 针对这样的批评,沈从文作了挑战性的答复:“你们 多知道要作品有‘思想',有‘血'有‘泪',且要求一个作品 具体表现这些东西到故事发展上,人物言语上,甚至一本 书的封面上,目录上。你们要的事多容易办!可是我不能 给你们这个。我存心放弃你们……” 第二条罪名,与第一条相关联,是说《边城》写的是 一个世外桃源,脱离现实生活。 《边城》是现实主义的还 是浪漫主义的?《边城》有没有把现实生活理想化了?这 是个非常叫人困惑的问题。 为什么这个小说叫做“边城”?这是个值得想一想的 问题。 “边城”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意思不是说这是个边 地的小城。这同时是一个时间概念、文化概念。“边城” 是大城市的对立面;这是“中国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种事 情”(《边城题记》)。沈先生从乡下跑到大城市,对上 流社会的腐朽生活,对城里人的“庸俗小气自私市侩”深 恶痛绝,这引发了他的乡愁,使他对故乡尚未完全被现代 物质文明所摧毁的淳朴民风十分怀念。 便是在湘西,这种古朴的民风也正在消失。沈先生在 《长河·题记》中说:“一九三四年的冬天,我因事从北平 回湘西,由沅水坐船上行、转到家乡凤凰县。去乡已十八 年,一入辰河流域,什么都不同了。表面上看来,事事物 物自然都有了极大进步,试仔细注意注意,便见出在变化 中的堕落趋势。最明显的事,即农村社会所保有的那点正 直朴素人情美,几乎快要消失无余,代替而来的却是近二 十年实际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种惟实惟利的人生观。”《边 城》所写的那种生活确实存在过,但到《边城》写作时 (1933--1934)已经几乎不复存在。《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作 品,一种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 品,但是后面隐伏着作者的很深的悲剧感。 可以说《边城》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浪漫主义的, 《边城》的生活是真实的,同时又是理想化了的,这是一 种理想化了的现实。 为什么要浪漫主义,为什么要理想化?因为想留驻一 点美好的、永恒的东西,让它长在,并且常新,以利于后 人。 《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说: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 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 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 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的理想的建筑。这庙里供 奉的是“人性”。 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 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喔!“人性”,这个倒霉的名词! 沈先生对文学的社会 功能有他自己的看法,认为好的作品除了使人获得真美感 觉之外,还有一种引人‘向善’的力量……从作品中接触 另外一种人生,从这种人生景象中有所启发,对人生或生 命能作更深一层的理解。”(《小说的作者与读者》) 沈先生 的看法“太深太远”。照我看,这是文学功能的最正确的 看法。这当然为一些急功近利的理论家所不能接受。 《边城》里最难写,也是写得最成功的人物,是翠翠。 翠翠的形象有三个来源。一个是泸溪县绒线铺的女孩子。 我写《边城》故事时,弄渡船的外孙女,明慧温柔的品性 就从那绒线铺小女孩印象得来。(《湘行散记·老伴》) 一个 是在青岛崂山看到的女孩子。 故事上的人物,一面从一年 前在青岛崂山北九水看到的一个乡村女子,取得生活的必 然……(《水云》) 这个女孩子是死了亲人,带着孝的。她当 时在做什么?据刘一友说,是在“起水”。金介甫说是 “告庙”。“起水”是湘西风俗,崂山未必有。“告庙” 可能性较大。沈先生在写给三姐的信中提到“报庙”,当 即“告庙”。金文是经过翻译的,“报”“告”大概是一 回事。我听沈先生说,是和三姐在汽车里看到的。当时沈 先生对三姐说:“这个,我可以帮你写一个小说。” 另一个来源就是师母。一面就用身边新妇作范本,取 得性格上的朴素式样。"(《水云》) 但这不是三个印象的简 单的拼合,形成的过程要复杂得多。沈先生见过很多这样 明慧温柔的乡村女孩子,也写过很多,他的记忆里储存了 很多印象,原来是散放着的,崂山那个女孩子只有一个触 机,使这些散放印象聚合起来,成了一个完完整整的形象 栩栩如生,什么都不缺。含蕴既久,一朝得之。这是沈先 生的长时期的“思乡情结”茹养出来的一颗明珠。 翠翠难写,因为翠翠太小了(还过不了十六吧)。她是那 样天真,那样单纯。小说是写翠翠的爱情的。这种爱情是 那样纯净,那样超过一切世俗利害关系,那样的非物质。 翠翠的爱情有个成长过程。总体上,是可感的,坚定的, 但是开头是朦朦胧胧的,飘飘忽忽的。翠翠的爱是一串梦 翠翠初遇傩送二老,就对二老有个难忘的印象。二老 邀翠翠到他家去等爷爷,翠翠以为他是要她上有女人唱歌 的楼上去,以为欺侮了她,就轻轻地说:“你个悖时砍脑 壳的!”后来知道那是二老,想起先前骂人的那句话,心 里又吃惊又害羞。到家见着祖父,“另一件事,属于自己 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 两年后的端午节,祖父和翠翠到城里看龙船,从祖父 与年长的谈话里,听明白二老是在下游六百里外青浪滩过 的端午。翠翠和祖父在回家的路上走着,忽然停住了发问 “爷爷,你的船是不是正在下青浪滩呢?”这说明翠翠的 心此时正在飞向滩边。二老过渡,到翠翠家中做客。二老 想走了,翠翠拉船。“翠翠斜睨了客人一眼,见客人正盯 着她,便把脸背过去,抿着嘴儿,很自负的拉着那条横缆 ……”“自负”二字极好。 翠翠听到两个女人说闲话,说及王团总要和顺顺打亲 家,陪嫁是一座碾坊,又说二老不要碾坊,还说二老欢喜 一个撑渡船的……翠翠心想:碾坊陪嫁,希奇事情咧。这 些闲话使翠翠不得不接触到实际问题。 但是翠翠还是在梦 里。傩送二老按照老船工所指出的“马路”,夜里去为翠 翠唱歌。“翠翠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仿佛轻 轻的各处飘着: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又复飞 窜过悬崖半腰,——去作什么呢?摘虎耳草!”这是极美 的电影慢镜头,伴以歌声。事情经过许多曲折。天保大老 走“车路”不通,托人说媒要翠翠不成,驾油船下辰州, 掉到茨滩淹坏了。大雷大雨的夜晚,老船夫死了。 祖父的 朋友杨马兵来和翠翠做伴,“因为两个必谈祖父以及这一 家有关系的事情,后来便说到了老船夫死前的一切,翠翠 因此明白了祖父活时所不提到的许多事,二老的唱歌,顺 顺大儿子的死,顺顺父子对祖父的冷淡,中寨人用碾坊作 陪嫁妆奁诱惑傩送二老,二老既记忆着哥哥的死亡,且因 得不到翠翠理会,又被家中逼着接受那座碾坊,意思还在 渡船,因此赌气下行,祖父的死因,又如何与翠翠有关… …凡是翠翠不明白的事,如今可都明白了。翠翠把事情弄 明后,哭了一个夜晚。”哭了一夜,翠翠长成大人了。迎 面而来的,将是什么? “我平常最会想象好景致,且会描写好景致”(《湘行 集·泊缆子湾》)。沈从文对写景可算是一个圣手。《边城》 写景处皆十分精彩,使人如同目遇。小说里为什么要写景 景是人物所在的环境,是人物的外化,人物的一部分。景 即人。且不说沈从文如何善于写景,只举一例,说明他如 何善于写声音、气味;“天快夜了,别的雀子似乎都在休 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 这时节皆放散一种热气。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 且有甲虫气味。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生意 人的杂乱的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有哪一个诗 人曾经写过甲虫的气味? 《边城》的结构异常完美。二十一节,一气呵成;而 各节又自成起迄,是一首一首圆满的散文诗。这不是长卷 是二十一开连续性的册页。 《边城》的语言是沈从文盛年的语言,最好的语言。 既不似初期那样的放笔横扫,不加节制;也不似后期那样 过事雕琢,流于晦涩。这时期的语言,每一句都“鼓立” 饱满,充满水分,酸甜合度,像一篮新摘的烟台玛瑙樱桃 《边城》,沈从文的小说,究竟应该在文学史上占一 个什么地位?金介甫在《沈从文传》的引言中说:“可以 设想,非西方国家的评论家包括中国的在内,总有一天会 对沈从文作出公正的评价:把沈从文、福楼拜、斯特恩、 普鲁斯特看成成就相等的作家。”总有一天,这一天什么 时候来? 【时事·时评·素材】 (一) 1.我国海洋科学国际竞争力实现新跨越 2022 年 6 月 8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 员会执行秘书佛拉基米尔·拉贝宁正
2023高考高中语文晨读资料(选择性必修)
教育频道 >
高中教育 >
语文 >
文档预览
100 页
0 下载
113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本文档由 海锋 6 于 2023-03-30 18:14:1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