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人民日报九月热点时评,包含各种 主题与题材 01 良好的家教家风使人向上向善 近日读一篇散文,有一段描写耐人寻味。在幼儿园绿 地旁,稚嫩的孩子指着两株茂盛程度有别的桃树,感到疑 惑:“为什么两棵树长得不一样呢?”老师略作思考,以 “它们的根须长得不同”进行解答,继而阐释了“树靠根 长,根深叶茂”的植物知识。看似简单的故事,蕴含着深 刻的育人哲理。 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培养与孩子成长之间,何尝不 是根与叶的关系。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端,关乎未成年人 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安宁,也关乎国家发展、民族进 步、社会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家庭都要重言 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 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 阶。” 回溯历史,中华民族家教文化源远流长。孔子庭训 “不学礼,无以立”,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 德”,岳母刺字激励精忠报国,朱子家训“恒念物力维 艰”……生动的家训故事、深刻的家教箴言,映照着言传 身教的优良传统,承载着祖辈对后代的寄望,培厚了孩童 的精神沃土。从古至今,期待孩子成长成才,是天下父母 的共同心愿。今天的人们更加认同,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 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 什么样的人。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 和顺美满。纪录片《守望家风》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宁 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南长滩村的拓氏家族,互帮 互助,兴教育才,诗书传家,从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整个 家族出了 200 多名大学生,更有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等。 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事实证明, 良好的家教、家风使人向上向善,是家业兴旺的重要基石。 “正家而天下定矣”。家庭文明是社会文明高塔的 “累土”,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社会风气才有好的 基础。事实上,家庭、家教、家风三者有机统一、紧密关 联。家庭和睦,社会才能和谐;家教良好,未来才有希望 家风纯正,社风才会充满正能量。“将教天下,必定其家 必正其身。”奋进新征程,秉持家国情怀的赤子之心,踔 厉奋发、笃行不怠,每个家庭前进的脚步,终将汇聚成国 家的进步。 始终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 法教育引导孩子,就能更好助力祖国的花朵向阳生长、绚 丽绽放。 02 唢呐一响,“老铁”捧场 当传统民乐与直播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前不久, 笔者在一个直播间中,看到七八位民间艺人正在朴素的舞 台上为 6000 多名网友在线演出。唢呐一声震天响,打破了 舞台的物理边界,通过网络震撼观众。直播间里,民间乐 团正在以一种新的方式重焕生机。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 件事。 一段时间以来,传承人断代、受众面较窄、创新后劲 不足,是摆在不少传统民乐从业者面前的现实难题。拿唢 呐来说,以前,它是婚丧嫁娶活动中重要的乐器。正如人 们所说:唢呐一响,非喜即悲。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风易 俗移,民乐团演出机会变少,加之更多年轻人走入城市、 追求新的生活方式,看上去有些“土”的民间艺术,潜在 受众逐渐减少。受新冠疫情影响,一些地方的线下演出纷 纷暂停,让传统民乐“雪上加霜”。 缺少演出,就要开辟新的舞台。短视频时代,乐手们 带着一腔热爱走进直播间,让观众只消上下滑动手指,就 能欣赏到各式各样的表演。从线下到线上,带来的不只是 舞台的变化。就观众而言,曾经一场面向几十上百人的演 出,如今能吸引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网友同时观看。有数据 显示,过去一年,某短视频平台上民乐直播累计场次超 178 万场,同比增长近一倍。就收入而言,直播打赏成为卖票 包场之外,民间乐手的重要收入来源。一位唢呐主播在采 访中说,现在直播一个月获得的收入,以往可能要带着剧 团跑上一年才能赚到。攥在观众手里的这张“电子门票” 正在支撑不少民间乐手走出困境。 “我一个 20 岁的年轻人,喜欢听这个正常吗?”“如 泣如诉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唢呐二胡一响,我的 DNA 就动了”……网友们的热情也让我们反思:传统民乐 真的没落了吗?事实上,传统民乐一直有着很好的群众基 础,在各地都一直活跃着不少民间乐团。时下,网络直播 让很多人找到俚语乡音、童年记忆,也让更多外地网友听 到来自大地深处的天籁之音,触摸并不熟悉的生活方式。 除了怀旧、尝鲜式的低频次参与,传统民乐也拥有大批忠 实拥趸,学习古筝、阮、二胡等民乐的孩子们同样日渐增 多。琴声袅袅、民乐悠悠,他们对传统艺术的热爱早已浸 入骨髓,成为民乐上云端的主要受众。 这股网络直播的东风,吹开的不仅仅是民乐之花。从 浙江越剧,到河北西河大鼓,再到东北二人转,不少看似 小众的艺术形式,也从“云端”飞进千家万户,重回大众 视野。对于自负盈亏、流动演出的民间艺人而言,生存是 最重要的问题。面对“不挣钱就得回去种地”的困境,互 联网帮助他们找到了新的谋生之道,通过线上反哺线下演 出,结束了“刮风减半,下雨全完”的看天吃饭的生活, 不再依赖政府“输血”。不为生计所困,不为衣食发愁, 有助于让更多人主动加入传承艺术的队伍中,推动民间艺 术发扬光大。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任何艺术形 式都要倾听时代声音,因时因势而变。从这个意义上说, 从线下搬到线上仅仅是形式之变,关键在于传承已久的民 间艺术如何更好融入现代生活。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 一些民间艺人将打赏收入再次投入到教学及传承,通过演 出、授课、创作等方式,探索一条良性发展路径。此外, 直播间里,中国民乐与西洋乐器同台切磋,“宫商角徵 羽”在现代旋律中大放异彩;直播间外,越来越多人将民 间艺术融入流行创作,或将唢呐融入摇滚乐,或把传统民 歌与 Rap 说唱巧妙结合,赢得满堂彩声。如何保持艺术本体, 如何对接现代审美,如何适应网络形态,考验着从业者的 智慧。 中青年是短视频平台的用户主力。民乐也好,戏曲也 罢,我们视作瑰宝的传统艺术,以全新形式展现在人们面 前,吸引直播间内“人头攒动”,这充分说明:中国传统 艺术并不缺少与广大群众共情的力量,年轻人同样会被这 独有的中式美学所触动。让民族艺术不失传统韵味,又有 全新体验,既是为老祖宗传承技艺,也是为下一代守住传 统。 这正是:唢呐一响,“老铁”捧场;倾听时代,永久 传扬。 03 “磨剪子嘞戗菜刀”,你上次听到是何时? “锢炉担子补锅匠,剃头担子碾磨杠。修伞修鞋弹棉 花,磨剪铲刀白铁匠……”多年来流传在江苏泰州兴化的 一首打油诗,口口传诵着 72 个老行当的名称。锢炉匠、锡 匠等行当已经成为历史名词,修笔、弹棉花等虽然尚未绝 迹,也逐渐与现代生活空间拉开距离。今天,我们就从这 些老行当说起。 作为千百年来人们劳动沉淀的成果,老行当里流淌着 传统文化的基因。传统技艺的形成与沿革,不在一朝一夕 需要铢积寸累的世代积累。《天工开物》《考工记》等古 代典籍记载了纷繁多样的工艺门类,其中蕴含的不少技术 原理,在当时引领时代之先,更为后来的技术飞跃奠定了 历史根基。十番锣鼓、金陵折扇制作、龙泉青瓷烧制等传 承至今的非遗技艺,时下成为地方文化的鲜明标识,也是 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 作为老百姓的日常生产生活方式,老行当里有中国人 祖祖辈辈的集体记忆。从“磨剪子嘞戗菜刀”的吆喝声, 到补锅锔碗钉秤的各色招牌,再到捏面人、写花鸟字、吹 糖人的街头胜景,老行当曾是众多手艺人的生计所系、谋 生之道,也为千家万户提供了必需的生活服务。当然,诸 如物质匮乏年代的货郎担、卖布头,社会转型期的看相算 命、江湖跌打师,这些职业未必蕴含诗情画意,甚至不乏 民间社会的鱼龙混杂、前工业时代的因陋就简,但也真实 记录了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几代人的生活图景。 正因为扎根生活,正因为饱经风霜,老行当总能给人 以启迪。纪录片《消逝的老行当》里有一个片段,在金箔 锻制工序中,经过两个打箔人 6—8 小时约 3 万多锤的捶打, 才能成就灿烂的金箔。有网友感慨:“这像极了我们的人 生。”无论是千磨万砺中的坚韧、一针一线里的静气,还 是修修补补的勤俭、择一行终一生的匠心,都凝结着中国 人的生活智慧和朴素的人生哲理。从这个意义上说,职业 因时而变,但其中的工匠精神、生活智慧永远不会过时。 随着技术迭代和生活场景更新,许多老手艺已无处可 觅。望着风华已逝、渐行渐远的背影,许多人叹惋唏嘘。 值得庆幸的是,作家潘伟从 2000 年开始,走访 20 多个省市、 上百个乡村,考证了超过 300 个老行当,把照片文字集结成 册;80 后摄影师龚为拍摄十几万张,留下 300 多个老行当 的故事,因此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贡献奖”。无 论是用文字讲述匠人故事,还是用镜头定格技艺工序,他 们的努力正是为了给后人保留一份历史印记和文化记忆。 老行当未必都是博物馆中的旧物。数字技术的发展和 生活理念的创新,也让不少工艺精湛、具有表演性质的老 行当焕发新活力。比如,山东临沂的柳编将传统手工艺与 现代环保理念结合,开发出纸巾盒、宠物篮等新产品,受 到年轻人欢迎。在短视频平台上,铜雕、铁画等精湛繁复 的工序直观呈现,拉近了与新受众的距离。一些手艺人索 性将“摊位”从街头巷尾搬上到线上云端,提供定制化服 务。互联网为老行当拓展了生存空间,也倒逼他们在形式 与内容上推陈出新,不断跟上时代的节拍。 随着电影的普及,拉洋片的趋于绝迹;随着网络资源 愈发触手可及,播放露天电影的放映员越来越少。“俯仰 之间,已为陈迹”,正是新陈代谢的规律。但谈起老行当 人们仍怀抱一份深情眷恋,这源于对赤诚生活的热爱,也 饱含对历史文化的珍视。一个个老行当,折射寻常巷陌里 的烟火人间,体味世相百态中的人情冷暖,承托“从前 慢”的美好时光,更标记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坚实脚步。无 论是随风而逝,还是绽放新颜,都是文明进程中值得品读 的厚重一页。 这正是: 渐行渐远老行当,当时只道是寻常。 柴米油盐皆故事,平凡岁月有文章。 04 何以中秋 吾愿随风 白露过后,秋分之前,当“天之津液,下所润万物” 之际,中秋徐徐来也。 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这些中国节,很诗意很灵 性很国风,一提及就会牵出国人的万千乡愁,无论你在世 界哪个角落。中秋,更其如此,嚼上一角月饼,你才能咽 下一年中最思乡的这缕月光。 何以中秋? 中秋是拜月的节日。 窗外草木摇落,秋色绚烂,一眼望尽千秋;室内温温 暖暖,清清甜甜,一口噙满万年。 自古以来,中秋就是这个色香味俱全的调调儿。这个 节日起源于上古,普及于汉,定型于唐,又叫祭月节、月 光诞、月娘节。国人对月亮的亲近,远超太阳。冷月有情 虽远而弥近,似疏而实亲,入诗入骨入相思,入脑入口入

docx文档 精选人民日报九月热点时评,包含各种主题与题材

教育频道 > 初中教育 > 作文库 > 文档预览
69 页 0 下载 8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精选人民日报九月热点时评,包含各种主题与题材 第 1 页 精选人民日报九月热点时评,包含各种主题与题材 第 2 页 精选人民日报九月热点时评,包含各种主题与题材 第 3 页 精选人民日报九月热点时评,包含各种主题与题材 第 4 页 精选人民日报九月热点时评,包含各种主题与题材 第 5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有 64 页可预览,继续阅读
本文档由 海锋 62023-03-07 08:48:46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BeifangWenku的中文名是什么?( 答案:北方文库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