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高分必 看! 一、方法指导:四看一品,概括感情 评价思想感情,除了认真研读诗歌主体外——还要做 到“四看一品”,即:看标题、看作者、看序注、看诗眼 品意象。 1.看标题 借助诗歌的标题可以来推断诗歌的思想情感。 《春夜 喜雨》——表达欢愉喜爱之情。(喜)《枫桥夜泊》—— 表达羁旅愁思。(愁)《悯农》——表达对农民艰辛的同 情。(怜) 2.看作者(知人论世) 了解了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 品思想感情的理解和把握。 3.看序注 一般交代创作的年代、缘由、背景,多为整个作品奠 定情感基调,有助于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如: 姜夔《扬州慢》序中说:“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 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小序对词作表达的昔盛今衰的感伤之情作了明确的概 括。 4.看关键词(诗眼) 诗歌丰富的思想情感往往借助于精炼的语言来体现, 我们要抓住这些关键字。 5.品意象 诗歌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 “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 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只有领悟“意象”中的寓意,才能把握好诗歌的思想感情。 二、题型分析 模式一 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 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 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 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 一不可。 4、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 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 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 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 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 而“感伤”。 5、答题套路: 这首诗借( )等意象,描绘了一幅( )的画面, 营造了一种( )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 )的情 感(心情,心境)。 【例】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叙述, 并对诗歌进行赏析。 [解析]译诗: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陆鸿渐虽然只是移居到城边一带,去那里也要穿过种 植桑麻的小路。 看到他最近种植在篱边上的菊花,现在到了秋天还没 有开花和着蕾。 敲门静静地连狗叫的声音都没有,于是试着去向西边 的邻居家询问。 邻居回答说这家主人又去山里了,每每要等到太阳西 斜时才会回来。 参考答案:这首诗是诗人访友不遇之作。全诗描写了 隐士闲适清净的生活情趣。诗人选取了一些平常而又典型 的细节事物,描绘了一幅隐士居所的画面:靠近城边,桑 麻环绕,小径相通;篱边种菊,尚未著蕾;篱门关闭,寂 静无声;主人外出,邀游山林。刻画了一位生活悠闲的隐 士形象。全诗有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情趣,语言朴实自 然,流畅洒脱。 相见欢①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注:①词牌名,靖康之难后作者南渡,作此词。 问:上片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请作分析。 (5 分) 【参考答案】上片写登楼所见的无边秋色,夕阳流水, (步骤一)营造出清冷萧条的意境,(步骤二)抒发了因 山河残破而悲凉抑郁的心情。(步骤三)(景物,“秋色” “夕阳流水”2 分;特点,“冷落萧条”2 分;感情 1 分。 共 5 分) 游月陂 宋·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问: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 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5 分 ) [参考答案]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 和泉声,(步骤一)营造了宁静(或静谧、幽静等)(步 骤二)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1 分) 的心情。(步骤三) 模式二 分析技巧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 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3、解答分析: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 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 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安能摧眉折 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 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 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 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 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 描 写 手 法 主 要 有 : (1) 衬 托 , 分 正 衬 和 反 衬 。 正 衬 如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 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 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等。(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 “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3)对比。(4)白描。如“春 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田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 修辞手法: 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如“关关雎鸠,在 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 (2)比喻。(3)拟人。(4)夸张。(5)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6)用典。 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外还有 设问、反问、反语等。 4、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 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5、答题套路:这首诗用了( )的表现手法(艺术手 法,修辞手法),如( ),从而突出了(强调了,更有效 地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 示例: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参考答案]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 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 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 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问: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 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第三联运用了夸张手法(步骤一)写出岳阳楼 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 在天上“行杯”(步骤二),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步骤三)。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 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 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 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 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绵谷:地名,今四川广元县。“蔡氏昆仲”,是罗 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 问:诗歌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 分析。 [参考答案] 表现手法:以情取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或:移情手法,拟人手法,2 分)颔联中“芳草”“碍 马”,“好云”“遮楼”,诗人将人的感情赋予碧草和好 云,说它们像友人一样,为了殷勤地挽留自己而有意绊马 蹄遮楼台,表现了朋友对客人(自己)的热情和殷勤。(2 分)颈联说山牵着“别恨”、水带着“离声”,表现了诗 人自己对朋友的依恋难舍。(2 分) 模式三 分析语言特色 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 语言艺术。 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 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 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 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 动…… 4、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 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 的感情。 模式四 炼字型 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 么? 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 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 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 5、答题套路:某字在诗中的意思是( ),生动形象 地写出了( )的情景,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 )的情 感。 示例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问: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 词?请简述理由。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思路分析:这里如果用“对”字,虽说比较平稳而浑 成,但只表现“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之 状,偏于客观描绘。而“敌”字除了含有“对”的意思之 外,还兼传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寥,而 又不得不承受的那种难以言状的心灵深处的凄怆。 【参考答案】不能换成“对”或其他词(步骤一)。 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 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 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步骤二),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 言传的凄怆之情(步骤三)。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问:简要分析“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一联中 “隐”“没”两字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隐”字在诗中是“隐没(于)”之意, 写出高高的树阴遮住了西沉的明月;“没”字在诗中是 “淹没(于)”之意,写出了银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 衬托出时光催人离别,难舍难分的心绪。 模式五 关键词型 1、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2、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 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 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

docx文档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教育频道 > 高中教育 > 语文 > 文档预览
30 页 0 下载 99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第 1 页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第 2 页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第 3 页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第 4 页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第 5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有 25 页可预览,继续阅读
本文档由 海锋 62023-03-06 10:04:4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BeifangWenku的中文名是什么?( 答案:北方文库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