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人民日报」精选时评,绝佳素材! 01 一勺三花淡奶,两滴焦糖色素,“海克斯科技”你敢 吃吗? 煮羊汤时来一勺“三花淡奶”,汤色立马变白;烤鱿 鱼加入“满街飘香油”,瞬间香味扑鼻;炒糖色不用熬冰 糖,有焦糖色素和甜蜜素就行…… 近一段时间,几位博主在短视频平台揭秘了餐饮行业 一些不为人知的“门道”,介绍了简单食材化身网红食品 的做法,也让“海克斯科技”一词走红。 海克斯科技,原本出自网络游戏,指的是一种魔法与 科技融合的顶尖技术,在相关短视频中则成了食物“化腐 朽为神奇”的方式。在简单食材中加入一勺粉末、几滴液 体,经过搅拌蒸煮,就能调制出备受欢迎的食品。这些类 似化学实验室中的精密操作,迅速引发网友关注,也引起 不少争议。有人认为:它提醒消费者擦亮双眼、理性消费 也有人认为:这些做法并非普遍情况,以偏概全无异于贩 卖焦虑;也有人直截了当:一段短视频,比唠叨了 20 年的 妈妈管用,看了再也不想吃了。 关于“海克斯科技”的争议,关键还是在于如何看待 食品添加剂。近年来,由于人们的健康需求与日俱增,不 时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使得不少人听到闻“防腐剂” “添加剂”而色变。食品添加剂一度被看作化学试剂,被 一些人视为绿色、安全、品质的反义词。“海克斯科技” 的相关案例似乎进一步加深了人们的这一印象。 事实上,从油盐酱醋等传统调料,到色素、香精、增 稠剂等包装袋常客,食品添加剂包罗万象。从大汶口先民 以蔗糖酶酿酒,到东汉时期以盐卤制作豆腐,从公元前 1500 年古埃及用食用色素为糖果着色,到古希腊古罗马用 卤水腌制橄榄,很多食品添加剂沿用至今,为人们带来丰 富的味觉享受。进入工业时代,数万种添加剂成为现代食 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香料改善食品质地和风味,添加了抗 氧化剂的油保质期更长,多种维生素使食品更有营养…… 食品添加剂已成为改善食品品质、增加色香味的必要手段 帮助四海八荒的风味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我国明确制定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 标准》。其中,“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是食品 添加剂使用的首要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说,添加剂类别、 用量、适用范围符合国家规定,食品生产的安全性就有了 保证。 此前我们曾提及雪糕中添加的卡拉胶,来源于红藻类 植物,按生产需要可以适量添加;我们也聊过“味精”谷 氨酸钠,尽管一度遭遇信任危机,但并未被证实有危险性 因视频而被人熟知的三花淡奶,实际只是新鲜牛奶的浓缩 品。可以说,食品添加剂并不是恶魔,也不应该为啥都不 敢吃“背锅”。 那么人们对于食品添加剂的疑虑从何而起?其一,非 法添加物浑水摸鱼。此前发生的苏丹红、吊白块、瘦肉精 三聚氰胺等恶性事件不是食品添加剂使用问题,而是不良 商家使用了有毒有害的非法添加物。其二,假燕窝不被市 场接纳,不在于添加剂食用明胶不安全,而在于货不对板 涉嫌欺诈。“海克斯科技”中牛肉不含牛、奶茶不含奶、 糖水做蜂蜜、面粉做虾仁等案例即属此类。其三,正如每 天不能摄入过多糖和盐,添加剂不能脱离剂量谈危害。比 如,炸油条可以使用食品明矾,但铝残留量不得超标,否 则有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一些商家为了追求利润,超范 围超限量使用添加剂,为食品安全埋下了隐患。 “海克斯科技”引发关注背后,是人们对“挂羊头卖 添加剂”的担心、对规范食品市场秩序的期待。让食品生 产更加规范,必须按国家标准使用添加剂并在显著位置标 明,保障消费者健康权、知情权;对于无良商家滥用添加 剂的行为,消费者往往很难直接分辨,相关部门应当加大 查处及惩处力度,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莫让下饭馆、点外卖成为难题。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食品添加剂名单的不断扩容,为 推动食品生产规模化、食品种类多样化立下了功劳,但正 确认识、合理使用各种添加剂又成为了摆在人们眼前的挑 战。从这个意义上说,“海克斯科技”的走红也是一次科 普契机。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我正在学习解读配料表中的 信息。除了了解不法商家套路,尝试扭转“零添加才健 康”的先入之见,认识添加剂的种类和使用,或许能为我 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有人烹调靠手艺,有人做饭靠科技。 何须争论比高低,食品安全是第一。 02 这个“铁饭碗”,为何无人问津? 在一段与敦煌考古相关的纪录片中,敦煌研究院考古 研究所所长张小刚讲述了“招人难”的境况:在今年的文 博招考中,该所一个考古事业编的岗位仅有五六人报名, 而最后竟没有一人应试。“敦煌考古编制岗位无人问津” 话题很快冲上热搜,引发关注和热议。 敦煌研究院是我国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量最多、跨区 域范围最广的文博管理机构,是顶尖的文博研究单位。敦 煌研究院因工作所需,需要招聘专业的高层次人才。而敦 煌地处西北、相对偏远,难以为应聘者提供大都市的多彩 生活,交通、气候等因素也影响了人们的选择。如张小刚 所言,在今年各省份考古研究所增加编制的情况下,敦煌 研究院招人更加困难。 问题是真问题,但解题的土层也在不断培厚。近年来, 考古热、文物热一潮接着一潮,《国家宝藏》《中国考古 大会》等历史文物节目屡屡破圈,包括莫高窟壁画修复、 三星堆遗址发掘等在内的考古文保工作得到更多关注,全 社会在厚植文化自信、关注文保领域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此前,我们聊过在 2020 年高考考出高分的农家女孩钟 芳蓉,最终选择了北大考古专业。面对他人的不解,钟芳 蓉的想法简单赤诚:“我从小就喜欢历史和文物,受到樊 锦诗先生的影响,所以报考了考古专业”“选择为考古献 身,也希望找到心灵的归处”。时下,钟芳蓉正在她向往 的那条路上步步前行。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前辈 榜样力量引领在先,青年受到感召毅然追随,形成动人的 正向循环。 当然,培养考古人才、留住文保人才,还需要实实在 在的政策支撑。2021 年,国家文物工作首次写入党的历史 决议,文物领域五年规划首次提升为国家级专项规划,党 和国家对于文物事业的重视可见一斑。各地也积极寻找解 题之法。以文物大省山西为例,未来 5 年将通过高考面向全 省免费定向培养 600 位文物全科人才。学生单独编班,兼顾 理论和实践教学,毕业后定向就业……“订单式”文保人 才培养是一种有益探索,或许能开辟人才和考古事业“双 向奔赴”的新路径。 追寻历史跫音,需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离不 开情怀与奉献。越是这样,越应该关心爱护考古工作者, 通过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改善工作生活条件、搭建科研交 流平台等,让考古、文保领域成为有吸引力的选择,进而 确保人才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有情怀但不止靠情怀 讴歌奉献也给奉献者更多关怀。做好相应保障、提供成长 空间,这样才能让更多有兴趣的考古人才投身进来,保持 考古人才队伍稳定,助力考古学持续焕发生机。 去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 100 周年。百年来,中国考 古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斐然成就背后,离不开几代考古 人的接续奋斗。吸引更多有兴趣的人才,守住文物研究之 “事”,留住基层文保之“根”,才能更好探索未知、揭 示本源,更充分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为强国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这正是: 文物绚美奇绝,保护呕心沥血。 壮大人才队伍,不负千年之约。 03 “薅羊毛”违法?危及个人信息安全需谨慎 用优惠券漏洞诈骗,获刑;利用平台漏洞薅羊毛,获 刑;钻平台漏洞薅羊毛,被刑拘……近来,有关“薅羊毛 获刑”的新闻屡受关注,让“职业羊毛党”进入公众视野 由此,不少人意识到恶意薅羊毛可能违法,引起广泛讨论。 设置秒杀折扣、大额满减、发放优惠券等是常见的让 利活动,在规则之内,消费者享受优惠、商家推广营销、 平台获取流量,本是皆大欢喜的事。但有部分人不以消费 为目的,或利用平台规则、技术漏洞,或使用外挂软件、 虚假账号,将商家促销变成自己的盈利方式,抢占了本该 让利给消费者的实惠,也给商家造成损失。这种恶意薅羊 毛行为,违背了民法典规定的诚信原则,构成不当得利, 情节严重或数额巨大的,涉嫌违法犯罪。 在违法分子眼中,被薅羊毛的“羊”,不仅是商家和 平台,还有想要薅羊毛的消费者。前不久,扬州市邗江区 人民检察院对一起针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事实犯罪的案件提 起公诉。被告人在薅羊毛的软件上捆绑了木马程序,一旦 有人下载、使用,就能窃取账号信息甚至电脑文件,为自 己所用。使用者看似通过软件得了便宜,实则暴露了隐私 不仅有可能蒙受财产损失,还可能成为网络黑灰产业链的 一环,安全风险极大。这是对消费者的一次警醒:被蝇头 小利迷眼,有可能落入违法分子的圈套,只有提高自身安 全意识,在不当利益面前冷静判断,才能抵御诱惑、防范 风险。 以案示警、以事说理,就是提醒人们网络安全无小事, 让更多人时常问问自己“你安全吗”。惟有把网络安全为 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的意识,转化为全民守护安全的自 觉行动,才能更好筑牢安全堤坝。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近年来,从 制定网络安全法,到出台《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从强化 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到建设网络安全信息统筹机 制、手段、平台;从净化互联网内容,到加强网络综合治 理;从发展网络安全产业,到开展一系列净网行动……维 护网络安全的务实之举,从法律和制度层面进一步堵住了 安全漏洞。针对群众关切、围绕群众利益,守护网络安全 仍需在多层面入手、立体化施策,不断提高维护网络安全 和信息安全的能力与实力,在谋求共治中做到以安全促发 展、以发展促安全。 “不是所有规则漏洞都可以利用!”这是对恶意薅羊 毛者的一句劝告,也提醒人们畅游网络空间切莫失了分寸 法律红线不能逾越,安全底线不能触碰,只有人人有责、 人人参与,才能在人人守护、人人享有中让安全与我们同 行。 04 打网球的“背篓少年”,为什么打动人心? 这几天,一组照片在网络上火了:站在球场上的少年, 皮肤黝黑,笑容腼腆,背着竹编的背篓,里面装着一双网 球拍。少年名叫王发,来自云南临沧沧源佤族自治县,练 习网球已有 6 年。在 2022 年青少年网球巡回赛广州站比赛 中,王发不仅收获 U14 组男单冠军,还因为“背篓少年” 的照片而在网络上走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背篓少 年”背后的故事。 图片 王发背着背篓在赛场上。李建艺摄 “背篓少年”为什么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有网友表 示被背篓和网球的混搭所吸引,民族特色十足的背篓,在 时尚感上也“拿捏”住了;有网友欣赏王发身上洋溢的少 年感,身姿挺拔,目光坚定,手触身后的球拍时,“就像 侠客要拔出宝剑一样帅气”;更多人则是在了解王发的成 长故事后,感慨网球让这个佤族少年实现了人生的突破。 这并非偶然,而是不懈努力绽放出的高光时刻。过去 6 年,王发每天不到 6 点就起床,挥拍 7000 余次后,等待他 的还有体
9月「人民日报」精选时评,绝佳素材!
教育频道 >
初中教育 >
作文库 >
文档预览
50 页
0 下载
94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本文档由 海锋 6 于 2023-03-04 12:36:2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