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高考作文素材热点主题及范文 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中办、国办近 日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 见》,提出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把美育纳 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 这一重要文件,明确了新时代学校美育为什么做、做什么 怎么做,强化了学校美育的育人功能,对引导全社会重视 美育的价值、营造共同促进学校美育发展的社会氛围,具 有重要示范带动意义。 自古以来,中国都重视美育对立德树人的作用。上古 时期,中国便已出现诗、乐、舞三位一体的乐教;西周建 立起来的礼乐文化制度,则对中国数千年文明产生了极为 深远的影响。春秋时期,孔子提出的“兴于诗,立于礼, 成于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等思想, 更奠定了审美教育特别是艺术教育在中国文化中不可替代 的地位。孔子深知艺术审美的力量,虽然“礼”与“德” 已由德育内化为一种心理要求,但只有“成于乐”“游于 艺”的美育才是最高境界。 在此,道德目标通过审美转化,成为自由人性的有机 组成而发端内心,让枯燥严肃的理性染上灵动的色彩。孔 子的美育思想是后世“文以载道”的理论基础,也是其精 神价值核心所在,一直被此后的儒家所继承。如战国孟子 提出“充实之谓美”;西汉《乐记》提出“乐者,通伦理 者也”;宋明理学经广泛吸收佛道理论之后,将美育理论 本体化、精致化、体系化,提倡洒落自得、浑然至乐的人 生风范和人生境界,强调通过“乐”这一自由心境的体验 达到真、善、美及知、情、意的统一,等等。不难看出, 中国传统美育不仅传授艺术形式带来的审美情感,而且蕴 含深厚浓郁的家国情怀、社会理性与道德精神。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美育工作的意见》强调 学校美育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有许多 方面,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把塑造“心灵美”放在首位。 大家都知道中国美学有八个字:“外师造化,中得心 源。”这是唐代大画家张璪的话,成为中国绘画美学的纲 领性命题。“造化”就是生生不息的万物一体的世界,亦 即中国美学说的“自然”。“心源”是说“心”为照亮世 界万物之源,世界万物就在这个“心”上映照、显现、敞 亮。所以宗白华说:“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 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又说,宋元山水画“是 世界最心灵化的艺术,而同时是自然本身”。这就是说, 在中国美学看来,“心”是照亮美的光之源,没有美的心 灵,就不能照亮世界万物的本真之美。 所以,实施美育,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会唱歌,学会画 画,欣赏音乐,欣赏美术,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心灵美” 使青少年具有一颗美好的、善良的、感恩的、爱的心灵, 懂得珍惜生命,珍惜美好的事物,懂得帮助他人,懂得爱 父母,爱他人,爱祖国山河,爱天地万物。 写作素材 一、名言警句 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毛泽东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美是上帝的微笑,音乐是上帝的声音。——苏格拉底 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 —柏拉图 美具有引人向善的作用和力量。——柏拉图 一个完整强健人格的养成,并不源于知识的灌输,而 在于感情的陶养。这种陶养就在于美育。——蔡元培 人生有四种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 审美境界。审美为境界。——张世英[当代哲学家] 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 —李政道[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吴冠中[当代画家] 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木心 在科学的领域里,时代的创造性冲动有力地迸发出来, 在这里,对美的感觉和热爱找到了比门外汉所能想象的更 多的表现机会。——美国犹太裔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有为健康的教育,有为认知的教育,有为道德的教育, 还有为审美能力和美的教育。最后那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 我们整个感性和理智的力量达到尽可能全面的和谐。—— 德国诗人、哲学家席勒 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美 育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孩子们能从周围世界的美中看到精 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本 质在于理解自然和社会的美,理解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美 在于以艺术眼光来认识周围现实,也在于培养艺术上的美 的创造力。——苏联教育家凯洛夫 美是到处都有的,但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法国雕塑家罗丹 当着重要关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的气概,甚至有“杀身以成仁”而不“求生以害 仁”的勇敢。这种是完全不由于知识的计较,而由于感情 的陶养,就是不源于智育,而源于美育。——思想家、教 育家蔡元培 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成完美之域;一面 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学者、词人王国维 二、金句好段 01 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一朵云在 大人眼中是一团水汽,在孩子眼中是大象、城堡乃至一整 个奇异世界,而美育就是回归对孩子生命直觉的引导,用 美来温润孩子的眼睛和心灵。(精彩的举例,说明美育的 重要性。) 02 成功的美育,能让孩子们感受到什么是“江南可采 莲,莲叶何田田”,什么是中国画的“远山如黛、近水含 烟”,什么是诗词书画背后的人生际遇、家国情怀。也正 是在这种可感可知的审美中,引导孩子领略古今中外的艺 术瑰宝,让美进入日常生活,进而在审美中感受我们的历 史与文化。(引用古诗词,阐述美育的现实功用。) 03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正如 中央美术学院首任院长徐悲鸿所倡导的,中华美育精神应 该是《中庸》里阐述的“尽精微,致广大”。从细处说, 美育是教育孩子发现美、理解美、追求美,让美的精神融 入日常生活;从大处说,美育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让 中华美育为文化自信筑基。(将美育放入中华文化中提炼 升华,记住这六个字。) 04 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人格的养成、灵魂的塑造。美育 关乎孩子的快乐幸福,关乎国家民族的未来,需要从学校 教育到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整体美育环境和美育共识。 通过春风化雨的美育工作,让孩子成长为有信念、有情怀 有担当的人,成就更加丰富和饱满的人生。(美育与家国 情怀、教育等话题相关联,拓开了格局。) 05 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我们才 能更好地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美育事业中,让孩子涵 养品格、完善人格、塑造心灵,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 的,“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 长”。(与青年成长话题相关联) 06 美育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教育,而不是培养孩子模 仿能力的教育。审美教育不能沿用应试教育的方式,沦为 “只重知识传授、技能训练,轻视人格养成与心灵教化的 功利式教育”。就像作家阿兰·德波顿所说的:我的目标并 不是把一名工匠调教成一名艺术家,而是让他成为更加快 乐的木匠。(这段论述颇具现实意义,联系最近小学生因 作文坠楼事件。) 07 如今,尽管有越来越多的人出国后选择去卢浮宫、 大英博物馆、玛雅美术馆参观,但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却不 在少数;尽管城市中的雕塑越来越多,但真正走入市民精 神生活的却寥寥无几;艺术品市场繁荣火爆,但泡沫也不 小,个别收藏者连作者都不了解就举牌,一转身又投向下 一场拍卖。可见,缺乏足够的审美能力和对于美的内在追 求,国民很难在内心深处真正树立文化自信。(加分论点 美育关乎文化自信的树立。给出 3 个典型事例,背!) 08 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 乐”,强调审美教育对于人格培养的作用。蔡元培先生曾 大声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乔 布斯也曾直言,苹果与其他计算机公司最大的区别,在于 追求科技的同时,始终保持对于艺术和美的追求。当每一 个公民都拥有发掘美好的眼睛与心灵,拥有完善的性格、 更富情趣的人生和更高的精神境界,不仅是个人之福,也 是国家之幸。(关联公民意识、人格塑造,同样可以结合 家国情怀,以及民法典对人格权的重视。美育何尝不是尊 重人格权的体现?这段还提到了科技与美的关系,也很好 出题。) 09 在物质供应日益丰沛、精神问题愈显突出的现代社 会,审美能力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个人来说,它关系到感受生活的能力。我们每个人身处 相同的世界,但是对于美的理解不同,打量世界的视角不 同,感受到的幸福程度也就不同。难怪有人说,“从我们 心中夺走对美的爱,也就夺走了生活的全部魅力”。(映 射物质至上的当下社会,颇具哲学意味的一段话。) 三、典型事例 爱因斯坦与小提琴 爱因斯坦的母亲是位优秀的钢琴师,小爱因斯坦 6 岁时, 母亲就让他学习拉小提琴。因为从小的教育和熏陶,音乐 成为了爱因斯坦一生的挚爱。在繁忙的科研工作之余,拉 小提琴是爱因斯坦主要的休闲方式,而且,这也是他的灵 感来源。他的助手霍夫曼说:“爱因斯坦的研究方法,虽 然以渊博的物理学为基础,但在本质上,是美学的、直觉 的。”因为在科学研究中发挥了艺术家的想象力,爱因斯 坦具有了惊人的创造才能。 李政道:科学和艺术就像硬币的两面 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李政道对中国画有很深的 造诣,他的国画作品笔墨洒脱、色彩绚丽,令人赏心悦目 谈起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李政道说,“当科研思路受阻时 某些艺术美感的启示,能使你茅塞顿开。”“科学和艺术 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 蔡元培:中国美育第一人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曾任 中华民国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 蔡元培对我国近代教育贡献极大,堪称“学界泰斗、 人世楷模”。他曾提出过著名的“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这“五育”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 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其中美感教育是蔡元培先生 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教育思想,尤其以“以美育代宗教”的 口号闻名于世。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在其《赖斐尔》《对 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教育独立议》《以美育代宗教》等 文章中都有体现,特别是 1917 年他在北京神州学会的讲演 词、后发表于《新青年》杂志中的《以美育代宗教说》一 文,最具代表性。他还亲自在北大开设美学课(这是蔡元 培在北大亲自讲授的唯一一门课),并且在北大建立画法 研究会、书法研究会、戏剧研究会、音乐传习所,大力推 动艺术学科的建设,成为中国美育第一人。 鲁迅:一个被文学“耽误”的国民设计师 鲁迅拥有多重身份,除了弃医从文的作家,他还是一
2023高考作文素材热点主题及范文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本文档由 海锋 6 于 2023-02-22 08:35:5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