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党史》讲稿三篇合辑 篇一 现在,有些基层党课教员由于对党课重视程度不够, 准备工作不充分,方法不得要领,讲课底气明显不足,结 果使党课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还有个别教员基本素质不高, 自身能力又欠缺,讲课时随心所欲,乐于穿插一些反映民 间消极情绪的“打油诗”,竟然美其名曰“调节气氛”,造成 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我们说,党课绝不是随便谁都可以讲的,也不是怎么 讲都行的。一堂成功、有效、被大多数党员认可的党课, 对讲课人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起码应该做到思想重视、肯 下功夫、注重效果,同时还要做到讲原则、懂规矩、守纪 律。 第一,善于把握形势。在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无论 做什么工作都要善于把握形势、抓住时机、有备而来。否 则,预期目的就很难达到。讲党课也是一样,要使党课有 内容、有深度、有新意,让听讲人深受启发和教育,党课 教员就必须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善于根据主流媒体的 舆论导向作出快速反应,并随时关注和掌握党员的思想动 态,据此构思紧贴形势、主题鲜明、信息量大、服务党员 的讲课内容。如果党课教员反应迟钝,观察和分析能力差 又不掌握现实情况,就难以确定讲课主题和具体内容。 第二,认真编写讲稿。党课教员在通过多种途径获取 大量素材的基础上,要通过分析整理,认真编写讲课提纲 和完整的讲稿。在编写讲稿的过程中,应注意做到以下几 点:一是内容丰富,防止空;二是贴近实际,防止远;三重点 突出,防止平;四是层次分明,防止乱;五是深度适中,防止 浅;六是举例高雅,防止俗。总之,必须多动脑筋、肯下功 夫。 第三,反复熟悉讲稿。讲稿写好了,并非万事大吉。 党课教员应善于对讲稿“鸡蛋里挑骨头”、找毛病。在反复 读、反复改的基础上,使其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然后, 还要默写和熟记讲稿的大小标题、框架结构、主要观点、 案例和引用的数据等。这就是说,只有在备课时做到精益 求精、融会贯通、夯实基础,才能在讲课时做到举重若轻 游刃有余、效果理想。第四,课前安排试讲。前边的工作 做好了,还不等于大功告成。因为课毕竟是讲给别人听的 并非自我欣赏。所以,正式讲课前,教员还要在一定范围 内试讲。试讲的目的,一方面是检验教员自身对讲稿的熟 练程度,另一方面就是让听讲的人帮助找不足、提建议, 使讲稿成为集体智慧的结晶。实践证明,试讲这一关通过 了,一堂成功的党课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第五,争取脱稿讲课。在讲党课的实践中,有的教员 讲课有理有据、有板有眼,使人获得系统的知识 ;有的语言 风趣、脍炙人口,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有的字正腔圆、 抑扬顿挫,吸引人全神贯注地听讲……如此风格各异、生 动有效的讲课方法,无一不是建立在脱稿的基础之上的。 由于党课的教育对象不同于一般学生,听众大都是学历高 知识广、经验多的特殊学生,因此,党课教员只有做到脱 稿讲课,才能达到讲者与听者双向交流、相互激励的效果 才能为广大党员所接受,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以上五点主要强调的是方法和技巧问题,还有最基本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党课教员要懂规矩、守纪律。党课的讲 坛是神圣的,且备受党员关注。党课教员不仅是党员,而 且是站在讲台上为党员授课的老师,其影响作用远远大于 在台下听课的党员。因此,党课教员不仅要懂得控制时间 注重教态、讲究仪表、真心投入等讲课的基本规矩,而且 还要做到讲党性原则,遵守党的纪律,注意自身形象和影 响,绝不能随心所欲乱放炮,或者拿无聊当幽默,更不允 许搬来诋毁党和干部队伍形象的“段子”当笑料,用低俗的 格调迎合消极情绪。总之,党课教员要有责任意识、纪律 观念和原则性,力求使党课这种教育形式有效地发挥正面 宣传、凝聚党心、坚定信心、鼓舞人心的作用。 篇二 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自中国共产党 成立到现在可划分三个大的阶段。从 1921 年党的成立到新 中国的诞生,是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新中国 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是党领导的从新民主主 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阶段。党的十一届三 中全会以后,是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新时期。党和人民 98 年的奋斗、求索,开拓出今天的大 好局面,的确来之不易。 一、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一)、近代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和辛亥革命 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刺激这种 发展,使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国家,中华民族沦落到深重苦难和极度屈辱的境地。这样 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 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如何反对外 国列强的侵略,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改变国家贫穷落后 的面貌,解决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问题,成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911 年 10 月,辛亥革命爆发。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 使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就此结束,1912 年元旦, 中华民国宣告成立,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辛 亥革命开创了比较更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 开了社会进步的闸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并为此后 革命斗争的发展,特别是为后来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 主主义革命开辟了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取得 的成功是巨大的。它是二十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所 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孙中山因领导这场革命 而成为二十世纪初期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二)、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917 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 新纪元。十月革命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书本上的学说变成 活生生的现实。它所取得的历史性胜利不仅唤醒西方的无 产阶级,而且也唤醒了东方的被压迫民族。这场在社会主 义旗帜下所进行的革命,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 1919 年 5 月 4 日,北京学生 3000 余人在天安门前集会, 游行示威,掀起爱国风暴。在北洋军阀政府的严厉镇压下 这场风暴一度转入低潮。从 6 月 3 日起,运动的中心由北京 转移到上海,斗争的主力由学生逐渐转向工人。 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学生、工人和其 他群众掀起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军阀政 府卖国的全国规模的革命斗争。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它标 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 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 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封建主义。 (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的产物。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同工人运动的初步结 合,随着一批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的出现,建 立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的任务提上了日程。 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上海建立的。1920 年 8 月 上海共产党组织正式成立,陈独秀任书记。它起到了在全 国范围内建党的发起组和联络中心的作用。10 月,北京共 产党组织成立,李大钊为书记。1920 年秋至 1921 年春,武 汉、长沙、济南、广州等地先后建立起共产党的地方组织 在欧洲和日本,中国留学生和侨民中的先进分子也建立了 共产党的组织。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所进行的这些活动,有力地促进 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使 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条件基本上具备了。 1921 年 7 月 23 日至 31 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 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 106 号召开。最后一天的会议转 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参加会议的各地代表是:李达、李 汉俊(上海),张国焘、刘仁静(北京),毛泽东、何叔衡(长沙), 董必武、陈潭秋(武汉),王尽美、邓恩铭(济南),陈公博(广 州),周佛海(旅日),包惠僧受在广州的陈独秀派遣,也参加 了会议,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列席会议。共 13 名代表,代表全国 50 多名党员。为了便于纪念党的生日, 我们党把 1921 年 7 月 1 日定为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进步和革命 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作为 中国最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工人阶级 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从 一开始就拥有马克思主义这个最先进的思想武器,因而能 够为中国革命指明前进的方向。正是这个党,给灾难深重 的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虽然这时它的力量还很弱小 但它满怀信心地以改造中国为己任,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 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开始了 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 面貌就焕然一新。 二、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一)、从南昌起义到人民军队的建立 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国内政治局势急剧逆转,原来 生机勃勃的中国南部一片腥风血雨。蒋介石在南京建立政 权后,经过一系列新军阀混战,建立起在全国范围内的统 治。1927 年 7 月中旬,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断然决 定了三件大事:将党所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向南昌集中,准备 起义;组织湘鄂赣粤四省的农民,在秋收季节举行暴动;召集 中央会议,讨论和决定新时期的方针和政策。 8 月 1 日,以 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等人,率领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二万多人在南昌举行 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 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二)、遵义会议 1935 年 10 月中央红军长征开始, 1935 年 1 月 7 日, 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1 月 15 日至 17 日,中共中央在遵 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在极端危机的历史关头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确立 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从此,中国共产党在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指引下,克服重重 困难,一步步地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三、在抗日战争烽火中发展壮大 1937 年 7 月 7 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 附近,突然向中国驻军进攻,中国官兵奋起抵抗。中华民 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这就是著名的 “七.七”事变。 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只有全民族团结抗战是中国 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中国共产党高举起抗日的大旗。 经过八年抗战,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军队宣告战败投降。 四、夺取民主革命的全国胜利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夜,中 共中央于 1948 年 9 月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为最后打败蒋 介石、夺取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思想、政治、组织上的 重要准备。1949 年 3 月,又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七届 二中全会。全会特别提醒全党,在革命胜利后务
《党课党史》讲稿三篇合辑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本文档由 海锋 6 于 2022-11-20 13:56:3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