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过关查漏补缺之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真题回顾】 一、(2021 年新高考全国 1 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7 年 4 月,领导人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 “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 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 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 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 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 800 字。 【参考例文】 勤能补弱是良训,耕耘谦逊是强者 老鹰是天空之王,身来拥有俯瞰大地的大气,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它的 喙和爪子会老化,从而失去捕捉猎物的能力,弱者,只能静静地等待死亡。 而不屈从命运安排的真正强者,则会用自己的喙狠狠地撞击坚硬的岩石,一 次又一次,纵使鲜血淋漓,也要把喙撞掉,直到长出锋利的新喙,然后用喙 拔掉老化的指甲,再长出新的羽毛,用凤凰涅槃般的意志重获新生。大自然 如此,人类社会亦如此。 世界无时无刻不处于变化之中。强者会转化为弱者,弱者亦会变成强者。 领导人说:“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弱者“勤自锻炼”自然“久之 而为强”。年少瘦小的斯瓦辛格靠着持之以恒的刻苦训练,成为了众人皆知 的“健美王”;因瘦弱矮小,被人嘲笑活不过 20 岁的地质学家竺可桢连夜制 定锻炼计划,风雨无阻坚持锻炼,成了同学眼中“智体并重”的模范。领导人 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他在晚年依然保 持着锻炼身体的好习惯,60 多岁故地重游长沙时,依然能够横渡湘江,攀登 岳麓山,体力赛过在场的年轻人。“修己之道,以体为本”,或许我们“吾生 而弱乎”,但若能坚持锻炼,长此以往,也定能养乎吾身,乐乎吾心,成为身 心健康的强者。 强者的非凡之处在于强健的体魄,亦在于顽强的毅力与高瞻远瞩的魄力。 也许你出身普通,没有丰厚的家底,丰富的人脉资源,但你能够勤于学习, 把握机会,幸运之神也终将会眷顾你。华罗庚家境贫寒,初一辍学在家,在 替父母站柜台的间隙里坚持自学数学,通过自学成才,成为了中外闻名的数 学家,正如他自己所言“所谓的天才就是靠坚持不断的努力”。“九层之台, 起于垒土”,我们以学习为翼,在不断的积累中,开阔自己的视野,不局限 于眼前的苟且,也不局限于自己的一方世界,志在千里,胸怀乾坤。 然而,当我们成为强者时,亦大可不必沾沾自喜,亦要谨记“即使是至强 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的忠告。曾经,“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言犹在 耳,勤劳勇敢的中国人用自己的汗水与智慧摆脱了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书 写了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强国的新篇章。如今,我们亦要铭记“居安思危”的古 训。安逸的生活,和平的年代,中国仍是全世界最具安全感的国家,这份安全 感是坚守“人民至上”的决心,是泱泱大国舍我其谁的担当。领导人说“我 们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机遇与挑战并存,青年如我们应脚踏实地,谦 逊低调,为祖国的发展铸就铜墙铁壁。 【解析】 材料的意思可以这样解读:人的身体每天都是变化的,眼睛不明亮可以 变得明亮,耳朵不灵敏可以变得灵敏。但是如果生来身体就很强壮的人如果 滥用强力那么他的强也会变弱,天生体弱的人如果勤苦锻炼也会变得身体强 壮。强壮的人不必自喜,体弱的人也不必自我悲伤,先天的孱弱或许正是上 天要引导我通过努力作为来变强壮。 综观全篇材料,重点和主要篇幅在后面的对比,体育只是引出后文观点 的一个比方:人的身体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强弱只是暂时的,后天人为的努 力可以改变先天客观的形势:滥用其强者会变弱,勤自锻炼者(比如体育锻 炼)会变强,由此蕴含的第一层意思是后天努力可以改变先天条件,这是自 立,是人定胜天的自信。“生而强者不必自喜,生而弱者不必自悲”,这是自 信,是不认命不服输的自尊。“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 也”。我生来就弱,也许这是上天在暗示我要多加锻炼(深层义为后天的努力 作为)让我变强。这是自信,是逆境中不甘沉沦、强手面前不怕失败的自强。 从这三个层面综合起来的意思就是自尊、自信、自强,是面对强者不怕挑战、 面对困境敢于破局的志气和勇气。 追溯历史,中华民族五千年有过非常辉煌的成就,但也有过无数次艰难 困苦、甚至亡国灭种的考验,但是英雄的中国人民从来不认命、不服输,“我 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即使是 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掩不住他们光芒,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些 民族英雄们一次次将中华民族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正是凭着这种自 信自立自强的精神。 回望中国共产党百年风雨,建党初期面对国民党的分裂行径和屠杀暴行, 新生的政党幼弱的力量几至于牺牲殆尽,但是我们的党从血的教训中得出“枪 杆子里出政权”的思想,打响南昌起义的枪声,从此有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支 军队;国民党的封锁围剿使党和人民更加团结紧密,得出“人民,只有人民, 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的正确思想。正是这样看似使力量削弱的忧患和考 验才让共产党在幼弱中快速成长和壮大,又何尝不是“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 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呢? 再观照当今时代,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我们面临着世界百年 未有之大变局,新兴科技飞速发展,后疫情时代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而目 前中国因为各种历史原因导致的基础薄弱,国力尚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更 是因为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不被西方国家认可接受而居于弱势地位。面对强 国的咄咄逼人甚至凌霸围攻,我们不必妄自菲薄,走好自己的路,办好自己 的事,“勤自锻炼”,化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就能一天天一步步变得 强大。 题中材料来源于领导人的《体育之研究》,写作的目的实是提倡体育锻 炼,我们的议论文要就事论事、就事说理也必须紧紧扣住这一“体育之效”来 谈。但是题目提示“以上论述具有启发意义”,“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和感 悟”,言外之意很明显:不光只是就事论事,更应有启发性的感悟和思考,即 拓展发散。唯有挖掘出题中的深层意蕴,文章意境才能开阔,眼界才能高远。 【立意】 1.生而强者不必自喜,生而弱者不必自悲; 2.强者如果滥用其强,最终也许会转为弱; 3.弱者如果不断努力,久之也会变强; 4.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应当用发展、辩证的 眼光看待问题; 5.强弱变化或转化的关键是勤自锻炼,增益不能,而不是等待机缘。 6.青年当自强,为国做栋梁。 7.将青春梦汇聚成中国梦。 8.追忆百年峥嵘,见证大国崛起。 9.强弱相对,应合理转化。 二、(2021 年新高考全国 2 卷)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唐光雨漫画作品,有改动) [注]描红:用毛笔蘸墨在红模子上描着写字。 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 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 800 字。 【参考例文】 做一个大写的“人” 漫画以书法描红形式再现了“人”字用笔过程:逆锋行藏,中锋不倚, 停滞迂出。以笔行书,以字寓人,简单的“人”字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处事之 道:新时代青年要用沉潜迂回的智慧和笔直坚硬的脊梁,打造闪亮人格,做 一个大写的“人”。 书法,是中国文化及民族精神的体现,写“人”如做“人”。一撇一捺, 柱地撑天,善恶荣辱,合而为“人”。逆锋起笔,以反方向行笔,藏而不露; 亦如为人,行藏用舍,以我为本。中锋用笔,乃“千古不易”的准则,笔杆 垂直,圆浑饱满;亦如为人中正,不偏不倚,危言危行。收笔露峰,停滞迂 回,撇捺钩挑,缓缓出头;亦如为人,曲径通幽,另辟蹊径,柳暗花明。 写好一个“人”字,不易﹔做好一个“人”,更难。“夫人者,天地之 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王阳明认为人是天地的心,万物与我一体。 做好一个人,应懂得观天察地,审时度势,行藏用舍,一如孟子“得志,与 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也应懂得依山绕水,适当迂回,突破重围, 一如苏秦先求学鬼谷子后闭门读书,迂回专研合纵连横之术,史册留名;更 应懂得中通外直,不偏不倚,一如魏征一生正谏,危言危行,让人敬畏。这, 才是大写的“人”的写照。 当下,国际形势波谲云诡,全球疫情复杂多变,中国实现复兴任重道远。 新时代青年,应努力做一个大写的“人”。大写的“人”头脑是智慧的,脊 梁是笔直的,人格是闪亮的。 青年智慧的头脑,需要吸收中华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该学习充实自 我的时候,懂得沉潜,才能成长。逆锋起笔,走下基层,做好村官,体味民 生,藏而不露。该出头解决问题时,更懂得迂回,突破困境。露峰收笔,转 变思路,扶贫更应扶志,缓缓出头。无论起收,善始善终,不忘初心。 青年笔直的脊梁,需要秉承君子之道,更应关注当下,勇于担当,奋发 有为。新冠疫情下医护人员的脊梁是硬的,中印边境冲突中陈祥榕们的脊梁 是直的,打造国之重器的科研工作者们的脊梁是正的。他们如同中锋,永远 是正锋! 我们还应该知道,智慧不是“佛系”的躺平,也不是汲汲于世的“内 卷”,而是夯实基础,蓄势待发;是曲径通幽,深入钻研,峰回路转。正直 不是个人主义的独断专制,而是为民请命,埋头苦干,拼命硬干,舍身求法, 实干兴邦。新青年闪亮的人格,需要智慧和正直一起打造。 青年们,请做一个大写的“人”。因为有了大写的人,才有大写的国!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漫画材料,并进行写作的能力。 【审题】 材料以漫画的形式呈现出“描红”这一艺术形式的内涵,揭示了丰富的人生 哲理。世间万事万物同理,写人与做人亦不例外。这一题目具有很强的情境 感和文化感。材料中的三幅画面,表现出写人的过程,同时也反映出做人的 道理,清楚地提示了写作的方向。如何起笔,如何用笔,如何迂回,如何成 为一个大写的人,命题者通过描红时的笔法分析,表达的是对人生的思考, 如何将两者巧妙联系,从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需要考生调动细腻的思维, 深入体会每一个笔划中所承载的为人处事之理。这样,就可以透过现象深入 本质,挖掘出能够反映思想情怀的观点态度。 从整体看,4 幅图表面上蕴含着这样一个意思,即如何写成一个完美的端方 的人字。它内含着这样一个人生道理,即如何去做人的问题。 第 1 幅图“撇”书写说明是“逆风起笔,藏而不露”,结合“起”字, “藏”可理解为贮藏、隐藏之意,可意指:人生之始应敢于因难而上,适时 积累并隐藏自己能力、实力,不外露张扬虚浮。 图 2 的书写说明是“中锋用笔,不偏不倚”,蕴含的道理是人生应该在有为 的过程中
202x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过关查漏补缺之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教育频道 >
高中教育 >
高考 >
文档预览
35 页
0 下载
88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本文档由 海锋 6 于 2023-02-07 19:29:3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