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论述类/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题型考点大汇总 论述类文本阅读 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高考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全国卷),面对颇有点文字游戏的选 择题,不少考生心生畏惧,答案正确率不高;或者做对了,耗时却很长。如何快速、准确 地拿下三道选择题,是高考复习的一个重要内容。要解决这一难题,需要的是考生的良好 心态和思维品质,以及整体把握全文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学会使用比对法,从词语、逻 辑关系、推断三方面仔细比对。 一、必备知识 1.论点(证明什么) 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 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 , 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A.把握文章的论点 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帅分论点)。 (1)明确:分论点可有 N 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 (2)方法: ①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中间、结尾; ②分析文章的论据(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 ③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 B.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 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 ④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后,归结出中心论点; 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 心论点。 2.论据(用什么证明) (1)论据的类型: ①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 ②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 (2)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 (3)次序安排(照应论点)。 (4)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 (5)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3.论证(怎样证明) (1)论证方法(须为四个字): ①举例论证(例证法)事实论据 记叙; ②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道理论据 议论; ③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④比喻论证(比喻--在说明文中为打比方,散文中为比喻) (2)分析论证过程: ①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 理); ③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 (3)论证的完整性(答: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 (4)分析论证的作用:证明该段的论点。 4.议论文的结构 (1)一般形式:①引论(提出问题)―② 本论(分析问题)―③ 结论(解决问题)。 (2)类型:①并列式;②总分总式;③总分式;④分总式;⑤递进式。 5.驳论文的阅读 (1)作者要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2)作者是怎样进行批驳的,用了哪些 道理和论据?(3)由此,作者树立的正确的观点是什么? 二、常见考点 (一)议论文的论点考点 1.分清所议论的问题及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所持的看法(即分清论题和论点)。 2.注意论点在文中的位置: (1)在文章的开头,这就是所谓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写法。 (2)在文章结尾,就是所谓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中心的写法。这种 写法在明确表达论点时大多有。所以,总之,因此,总而言之,归根结底 等总结性的词语。 3.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论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首先、其 次、第三等。 4.要注意论点的表述形式:有时题目就是中心论点。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 中心论点。 5.通过论据来反推论点: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分析论据可以看出它 证明什么,肯定什么,支持什么,这就是论点。 (二)议论文的论据考点 论据是论点立足的根据,一般全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1.用事实作论据。事例必须真实可靠,有典型意义,能揭示事物本质并与 论点有一定的逻辑联系。议论文中,对所举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突出 与论点有直接关系的部分。明确论据时,不仅要知道文中哪些地方用了事 实论据,还要会概括事实论据。概括时,要做到准确,必须依据论点将论 据本质特点把握住,然后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述。 2.用作论据的言论,应有一定的权威性,直接引用时要原文照录,以真核 对,不能断章取义;间接引用时不能曲解愿意。 (三)议论文的结构、层次考点 1.结构有:并列式结构、对照式结构、层进式结构、总分式结构。 2.此考点的基本形式:作者如何证明论点的? 答题思路是:作者为了证明……观点,首先使用了……论据,然后对……论 据进行了怎样的分析,从而证明了……观点。关键要说清楚证明过程的层 次性。 (四)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考点 论证方法是指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 关系的纽带,要求掌握的有以下四种: 1.举例论证: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因为 “事实胜于雄辩”,所以举出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能增强文章的 说服力。 2.道理论证:是引用具有权威性的言论证明论点的方法。所以这种方法使 用得当,有很强的论证力量。分析引证法的作用,应先弄清引用了谁的言 论,是为了证明什么,再把握引证法的特殊作用──具有权威性,论证有 力。 3.比喻论证:就是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这种方法可深入浅 出地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4.对比论证: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和道理进行鲜明对比,从而证明论点 的方法。分析对比论证方法作用,两个方面 XX 比较,使其对与错更加分 明,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答题思路: (1)道理论据,增加论据的权威性。 (2)事实论据,从哪个角度来证明论点。 (3)比喻论证,或生动形象证明了……,或深入浅出证明了……(要根据本体 和喻体之间的关系来确定)。 (4)对比论证,两个方面比较,使其对与错更加分明,正确的观点更容易 被读者接受。 (五)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考点 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1.要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准确,严密; 2.要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叙述的概括性和简洁性; 3.要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情色彩。下面从不同角度 解释一下: A.语言准确表现为: ① 概念使用准确; ② 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 B.语言严密表现为: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 C.语言鲜明表现为:表述明确,不模棱两可,态度明确,爱憎分明,恰当 使用修辞方法和特殊句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D.语言概括简洁表现为:议论文中事实叙述不细致,较笼统。用议论文的 目的是以理服人。不宜详细叙事。否则会喧宾夺主。这一点一般的议论文 都有体现,就不再举例说明了。 答题思路:如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 (1)确定、回答词语在语境中的(表层)含义; (2)词语对表达中心或阐明观点的(深层、比喻或引申)作用;这类题主要考 语言的准确周密性和形象生动性。又如词语顺序是否可以颠倒? 答题思路: (1)解释词语的含义; (2)阐明词语之间的时间或事理程序的先后顺序,强调其先后顺序或层次 性。 (六)议论文中代词的指代对象考点 这种考题在各种文体的阅读中都较为常见。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 ①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的。 ②原文中找出指代的内容,这种情况,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 找到后可用其替换代词,通读句子视句意变化与否来检验其正误。 (七)开放性、拓展题考点 这种题一般都是,考查学生阅读文章后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或理性思考。解 题时需结合文章发挥个人从阅读中获得的感悟。 答题方式:相当于写一篇小的议论文,要有论点、论据。注意必须引用名 言或名人轶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认识。 (八)议论文中非议论成分考点 答题思路:议论文中非议论成分,都是为论点服务的(不同表达方式,作 用不相同,要看使用非议论成分的目的来确定) 三、阅读方法 1.通读,整体把握全文 先总体浏览文章,边读边画出关键词语和句子,快速地理清文章的思路, 基本抓住主要内容。 2.精读(文段) 这里的“精”,不是“精细”,而是“精明”,只有精明地读,才能准确 吸纳判断。什么叫“精读”呢?只读该读的(与选项对应的内容),紧抓勿 松,读得精确;不该读的不读,置之不理,弃得坚决;和解题无多大关系 的,读过后就不再读。 3.用好比对方法 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做论述类文本、实用类选择题,除此之 外,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 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 要比对哪些内容呢? (1)比对词语 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 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 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 (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因此,比 对的第一层是词语比对,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 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 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 ①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 示例 (2013·安徽卷第 1 题 D 项)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运用的不表达愿 望、善恶等感情的概念,是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 原句:它为建立它的贯彻一致的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表达什么感情的。 ……附带地说,这个特点是慢慢发展起来的,而且是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 的。 比对:“这个特点”指的是“它为建立它的贯彻一致的体系所用到的概念 是不表达什么感情的”,而不是指“概念”,选项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②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 现象。 示例 (2012·安徽卷第 1 题 C 项)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构成了传统社会生活的全 部内容。 原句:一方面使得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课题。 比对:该项将“基本课题”变换为“全部内容”,所指范围明显扩大了。 ③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 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 示例 (2013·安徽卷第 1 题 A 项)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构建严谨完整的 科学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充分表达个人感情的。 原句:它为建立它的贯彻一致的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表达什么感情的。 比对:原句是“不表达”,选项是“不充分表达”,程度显然是不同的。 (2012·江西卷第 7 题 C 项)利用磁共振进行的研究已经证实:拥有联觉能 力的人,除了看到数字和字母时,大脑中与形状处理相关的皮层区域会被 激活外,与颜色认知相关的 V4 区域也同时被激活。 原句:利用磁共振进行的研究似乎可以证实以下的假设:对于正常人来说 , 当看到数字和字母时,大脑中与形状处理相关的皮层区域就会被激活。但 如果是一位拥有联觉能力的人,除了上述区域外,与颜色认知相关的 V4 区域也同时被激活。 比对:原句
高中语文论述类 文学类 实用类文本题型考点大汇总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本文档由 海锋 6 于 2023-02-02 14:33:13上传分享